/p>
孝公扶起卫鞅,笑着说道:“起来吧,说这些就见外了。
你我君臣同心,共图强秦大业,何必说这些客套话?”
“君上所言极是。”
卫鞅站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那些造谣者想用流言蜚语来离间我君臣,阻挠变法,他们太天真了!
臣定会让他们看看,他们的阴谋是绝不会得逞的!”
“好!”
孝公称许地点了点头,“我就喜欢你这股劲头。
变法之路,本就充满荆棘,有这些人的阻挠,才更能说明我们做的是对的。
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就绝不会让任何人破坏变法!”
“谢君上!”
卫鞅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斗志。
他知道,有了孝公的坚定支持,自己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一些关于变法的事宜,直到深夜,卫鞅才离开王宫。
走在回府的路上,月光洒在栎阳的街道上,给这座古老的都城披上了一层银霜。
卫鞅的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初来秦国时的情景,想起了与孝公的三次会面,想起了变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
他知道,甘龙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想出更多的阴谋诡计来对付自己。
但他不怕,因为他有孝公的信任和支持,有秦国百姓对变法的期盼,更有自己心中那份坚定的信念。
“甘龙,杜挚,你们尽管放马过来吧!”
卫鞅在心中暗暗说道,“我卫鞅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将变法进行到底,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
回到府邸,卫鞅没有丝毫睡意。
他立刻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布置了一系列的措施。
他要加强对旧贵族的监视,查清流言的源头,给予他们有力的反击。
同时,他还要加快变法的步伐,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回应那些流言蜚语。
第二天一早,卫鞅就来到了朝堂之上。
他当着众臣的面,详细阐述了下一步的变法计划,包括扩大军功爵制的范围、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等等。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