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所说的“飞鱼”
小组,是几个年轻的地下党员,擅长潜入和盗窃。
老周放下勺子,神情严肃:“注意安全,日伪军现在盯得紧。
根据地还说,他们正在训练一支‘电磁突击队’,专门对付这些电子岗哨,让我们配合他们摸清设备部署图。”
夜深了,陈雪回到位于胡同深处的联络点,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映着墙上挂着的北平地图。
她摊开一张新画的布防图,用红笔在西直门、朝阳门等重要关口画上圆圈,旁边标注着“终端机已部署”
。
“组长,”
一个年轻的地下党员轻手轻脚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这是从废品站找到的终端机零件,还有这个,”
他递过一张纸条,“是在日伪户籍处当差的老王偷偷抄来的,说新机器的工作频段好像和他们内部电台的某个频段重合。”
陈雪眼睛一亮,迅展开纸条,上面是一串数字。
她立刻走到电台旁,戴上耳机,开始调试频率。
沙沙的电流声中,果然夹杂着几不可闻的“滴滴”
声,和王铁蛋描述的检查岗声音很像。
“太好了!”
陈雪摘下耳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马上把这个频段给根据地,李教授他们肯定能用得上。”
与此同时,根据地的科研所里,李教授正对着一台改装过的报机眉头紧锁。
旁边的示波器上,波形杂乱无章,始终无法稳定模拟终端机的接收频率。
“李教授,北平来急电!”
一个技术员拿着译电文跑进来,“他们说日伪终端机的工作频段和内部电台的xx频段重合!”
李教授猛地一拍大腿:“原来如此!
日本人图省事,用了现成的军用频段!”
他立刻调整报机的旋钮,示波器上的波形渐渐变得规律起来,出“滴滴”
的声响,和北平传回的录音一模一样。
“成功了!”
技术员们低声欢呼起来。
李教授拿起电话,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陈司令员吗?干扰设备调试成功!
只要在终端机附近启动报机,用这个频段射信号,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