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染红了华北平原上一座名叫“固安县”
的县城。
县城中心,原本属于日伪的户籍管理中心大楼,此刻却飘扬着一面略显破旧的红旗。
楼下,几个穿着灰布军装的八路军战士正警惕地巡视着,他们脸上带着战斗后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一天前,根据地部队与固安县地下党里应外合,动突袭,一举攻占了这座象征着日伪户籍统制的核心据点,销毁了大量用于控制民众的户籍资料,并解救了数十名被关押的抗日群众。
行动干净利落,打得日伪军措手不及。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报告队长!
前沿观察哨现大批日伪军正从县城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快逼近!”
一名气喘吁吁的通信员冲进临时指挥部——那是户籍管理中心大楼内一间相对完好的办公室。
正在地图前部署防御的八路军某连连长赵刚,浓眉瞬间紧锁。
他约莫三十岁,脸上有道从额角延伸到下颌的疤痕,那是去年反“扫荡”
时留下的印记,也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威严与坚毅。
“有多少人?装备如何?”
赵刚的声音沉稳,听不出太多情绪波动。
“观察哨估计,东北方向约有三百多,带着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西北方向稍少,大概两百来人,也有小炮。
看旗号,除了日军,还有不少皇协军。”
通信员回答得很详细。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赵刚身边,固安县地下党负责人、兼任县抗日自卫队队长的王秀兰,脸色也变得严肃。
她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梳着利落的短,眼神中透着一股不输男儿的英气。
“意料之中。”
赵刚点了点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固安县是这一片的户籍管理枢纽,丢了这里,他们的统制就断了一条胳膊。
日本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王秀兰接口道:“赵连长,我们自卫队已经按照之前的部署,组织民众加固了主要街道的工事,粮食和弹药也在往预设的防御点转运。
乡亲们都憋着一股劲,要跟鬼子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