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而安禄山的党羽也急忙将朝堂上的情况告知安禄山。
安禄山听闻后,心中暗恨:“杨国忠这老儿,竟想借此机会置我于死地。
看来,我得加快谋划了。”
在这场朝堂纷争中,中央与地方在户籍管理上的矛盾愈尖锐,而大唐的局势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第四章:矛盾激化
尽管唐玄宗并未立刻对节度使私自干预户籍之事做出严厉惩处,但地方节度使们却并未收敛。
他们深知,只要手中有兵,朝廷就不敢轻易拿他们怎样。
安禄山继续大规模地招募流民入伍,他的军队规模不断扩大,而户籍管理也愈混乱。
范阳等地的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因为户籍问题失去了原本的土地和赋税优惠,生活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朝廷对人口的掌控力被严重削弱。
由于户籍混乱,朝廷无法准确统计人口数量,赋税征收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户部收入锐减,导致国家财政出现危机。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朝廷派出监察御史前往各地巡查户籍情况。
当监察御史抵达范阳时,安禄山表面上热情接待,暗中却指示手下人掩盖户籍混乱的真相。
监察御史虽察觉到一些端倪,但在安禄山的威逼利诱下,也只能草草了事,回京复命时并未如实禀报。
此事让朝廷大为震怒,中央与地方在户籍管理上的矛盾彻底激化。
唐玄宗终于意识到,节度使权力膨胀已经对朝廷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遏制。
第五章:危机四伏
随着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大唐帝国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
各地节度使对朝廷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他们担心朝廷会对他们动手,纷纷暗中加强军事准备。
安禄山更是加紧了谋反的谋划。
他一方面继续扩充军队,将招募来的流民训练成精锐之师;另一方面,他与其他节度使暗中联络,试图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朝廷。
而在长安,朝廷内部也因为如何应对节度使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杨国忠主张强硬镇压,调集大军讨伐安禄山等节度使;而一些老臣则认为,应采取怀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