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遵循。
然而,在他那看似忠诚的表象之下,野心的火焰却在悄然燃烧。
侯景敏锐地察觉到南梁内部存在着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
南梁的门阀士族势力庞大,他们世代簪缨,在政治、经济上享有极大的特权。
这些士族子弟大多养尊处优,奢靡成风,对国家大事却往往缺乏实际的治理能力。
而寒门子弟虽有才华和抱负,却因出身低微,在仕途上处处受限,难以施展拳脚。
这种阶层之间的矛盾,犹如一座随时可能爆的火山,在南梁的平静表象下积蓄着力量。
同时,梁武帝萧衍晚年笃信佛教,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多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要朝廷花费巨额钱财将他赎回。
这种行为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富,更使得朝廷的政务逐渐荒废。
各级官员趁机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民间对朝廷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侯景看到这些乱象,心中的野心迅膨胀。
他开始暗中积蓄力量,扩充自己的军队。
他以抵御东魏进攻为由,在南梁的边境地区招募士兵,同时,还拉拢了一批对南梁朝廷心怀不满的势力。
这些人中,有对门阀士族特权不满的寒门子弟,有因朝廷腐败而失去生计的流民,还有一些心怀叵测的地方豪强。
侯景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精心训练,组建了一支看似松散却充满野性和战斗力的军队。
侯景还密切关注着南梁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
他与南梁的一些宗室成员暗中勾结,利用他们之间的权力争夺,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在侯景的挑拨和煽动下,南梁宗室之间的矛盾愈尖锐,朝堂之上时常陷入激烈的争吵和纷争之中。
而梁武帝萧衍,此时却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佛教世界里,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
叛乱骤起:兵临建康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后,侯景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公元548年,侯景以诛杀梁武帝的宠臣朱异为名,在寿春起兵叛乱。
他率领着自己组建的叛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迅席卷了南梁的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