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西行:万里求法路,佛国记千秋
长安起程,东晋隆安三年,长安城中,虽历经战乱,却仍留存着几分繁华与庄严。
城内寺庙林立,香烟袅袅,往来僧众络绎不绝。
法显,一位年逾六十的高僧,面容清癯,眼神却透着坚定与执着。
此时的他,在长安诸多寺庙中已潜心研习佛法多年,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领悟,但心中始终有个执念:寻求更为完备的佛法戒律。
彼时,五胡十六国纷争不断,中原大地战乱频繁,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戒律的传承多有缺失与混乱。
法显深知,要想正本清源,唯有西行天竺,去佛教的源地探寻佛法真谛。
这日,法显与志同道合的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僧人相聚于长安的一座古寺之中,共同商议西行取经之事。
众人围坐于蒲团之上,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坚毅的面庞。
“我等修行之人,为求佛法,不应畏惧艰难险阻。
天竺乃佛法根源之地,若能前往,求得真经戒律,必能光大我佛。”
法显目光炯炯,率先开口。
慧景微微点头,说道:“法显师兄所言极是,只是此去天竺,路途遥远,且听闻途中多有沙漠雪山,危机四伏,不知诸位师兄可有决心?”
众人皆神情肃穆,齐声应道:“愿随法显师兄西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于是,在一个清晨,长安城的东门外,法显一行人背负着简单的行囊,手持锡杖,踏上了西行之路。
城外,送行的僧众们合十而立,为他们诵经祈福。
法显回望向长安,心中默默念道:“此去山高水远,愿佛祖护佑,我等定当不负所托。”
穿越沙漠
出了长安,法显等人一路西行,进入了茫茫沙漠。
黄沙漫天,一望无际,狂风裹挟着沙砾,如利箭般射来。
脚下的沙地松软难行,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体力。
沙漠中的水源极为稀少,他们常常要走上数日,才能找到一处水源。
有时,好不容易现一处水泽,却苦涩难饮,只有经过简单的沉淀过滤后,方能勉强解渴。
夜晚,沙漠的气温骤降,寒风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