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不如。
他胸怀大志,有雄才大略,是能帮助主公您成就大业的关键人物啊!
主公若是错过此人,恐怕日后追悔莫及呀!”
刘邦微微皱眉,心中有些疑虑:“韩信?我倒是知晓此人,不过他在军中并无什么突出表现,丞相这般举荐,可有依据?”
第四章:拜将封坛
萧何见刘邦心存疑虑,赶忙将韩信平日里对军事局势的那些独到见解,以及自己对韩信的观察和判断,一五一十地向刘邦讲述了一遍。
“主公,韩信虽未曾有机会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可他对每场战役的分析都精准无比,那些见解绝非寻常人所能想出。
而且,我观其为人,有大将之风,沉稳果敢,只是一直被军中那些庸才所压制,才未能崭露头角啊。
如今主公若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给予韩信机会,他定能为我军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助主公您在这楚汉相争之局中占得先机啊!”
萧何说得慷慨激昂,眼中满是对韩信的信心。
刘邦听着萧何的话,心中暗自思索起来。
他深知萧何向来谨慎,不是那种轻易夸赞他人的人,既然萧何如此力荐韩信,那韩信或许真的有过人之处。
况且,如今自己的势力正处于展壮大之时,急需各类人才来助力,若是真如萧何所言,韩信有这般才能,那倒不妨给他个机会试试。
“也罢,既然丞相如此看重韩信,那我便信你一回。
传我命令,今日便设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
刘邦最终下定决心,大声说道。
消息一出,整个军营都炸开了锅。
那些平日里看不起韩信的将领们,纷纷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私下里议论纷纷。
“那韩信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何德何能能被拜为大将啊?主公这是糊涂了吧!”
“就是,我等跟着主公出生入死这么久,都未曾有这等殊荣,他韩信凭什么呀?”
然而,不管众人如何质疑,拜将仪式还是如期举行了。
那一日,阳光明媚,营地中筑起了高高的拜将坛,坛下站满了军中的将士。
韩信身着崭新的铠甲,头戴盔缨,在众人或羡慕或嫉妒或质疑的目光中,一步步走上拜将坛。
刘邦站在坛上,看着韩信走上前来,心中竟也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他亲手将象征大将权力的佩剑递给韩信,目光郑重地说道:“韩信,今日我封你为大将,望你能不负我所望,助我军屡立战功,共成大业!”
韩信接过佩剑,单膝跪地,抱拳高呼:“主公放心,韩信定当竭尽所能,肝脑涂地,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台下的将士们见此情形,虽仍有不少人心存不服,但也只能暂且按下心中的想法,跟着一起高呼起来。
第五章:初露锋芒
韩信被拜为大将后,并没有急于去证明自己,而是先对军中的情况进行了一番细致的了解。
他每日都会深入到各个营帐,与士兵们交谈,了解他们的训练情况、作战能力以及心中所想。
同时,他也仔细研究着楚汉双方的兵力分布、地形地势等诸多因素,为接下来的作战谋划做准备。
没过多久,韩信便向刘邦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作战计划——攻打三秦之地。
“主公,三秦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如今项羽分封诸侯,那三秦王不得民心,且他们以为我军不敢轻易出兵,防备必定有所松懈。
我们可趁此机会,出奇兵突袭,定能一举拿下三秦,为我军扩充地盘,也能在这楚汉之争中占据有利地势啊。”
韩信站在营帐中,指着地图向刘邦详细地分析着。
刘邦听着韩信的计划,眼中渐渐露出惊喜之色,他现韩信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