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要鼓舞他们、乃至于鼓舞到他们背后的亲人,这种消息就得尽量宣扬到人尽皆知的程度才行。”
吴璃听着苏清和迅将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也立刻收敛了心神,将之前刚刚在心底里生起的软弱情绪摒弃,沉声道:“如何把消息宣扬到人尽皆知的程度?用布告栏或者贴海捕文书的方式吗?”
苏清和摇头道:“布告栏和海捕文书的传播力度其实都比较有限,一是传播形式天然就带有朝廷的特质,会让百姓产生一定的畏惧情绪,二是传播的地点相对固定,很难对百姓进行全方位的覆盖。
臣的想法是,能否将朝廷当前每月固定往三十六郡的邸报和天地人榜结合一下,形成一种专门由朝廷行、大周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购买与否的报刊?报刊上刊载的内容,则以通俗向为主。
朝廷的一些不牵扯机密的政策可以布在上面,天地人榜也整合在里面。
前期为了迅铺开,还可以刊载连载的话本故事,一旦形成了风潮,那么到时候用报刊来宣扬权贵子弟去往前线,影响力就会非常大了。”
吴璃怔了怔,疑惑道:“大周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购买与否的报刊?这个……朝廷一直以来刊的邸报,只有官员会看,每期刊的量也非常有限,至多是下到三级城池。
到了四级城池,想要看到邸报,就只能跟上官索要了。
若是按照你的想法,邸报和天地人榜统合起来,并且要让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购买与否,那要刊印多少?!
当然,刊印的量不是问题,以当前造纸的能力和印刷的能力来看,就算每次印个几百上千万份,都是可以的。
至于运送到三十六郡的各个城池之中,只要让官驿的人辛苦一些,估摸着每半月一期也是能支撑的了的。
可问题是……谁会愿意买呢?绝大部分的百姓,连吃饱肚子都是个问题,更别提他们之中识字的也不多了……”
苏清和笑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臣才希望报纸的内容以通俗向为主,上面刊载的内容,尽量不要有繁琐的格式,必须使用白话。
同时真正在前期就让报纸深入人心、迅铺开的关键点,在于话本故事。
没有余钱的问题不大,只要有话本故事,所有靠说书为生的那些说书人,就完全可以拿着报纸去给百姓们讲。
讲完故事后,一份报纸上还有其他的内容,要不要顺便念一念?百姓们会不会对此感到好奇?
这样一来,识字百姓不算很多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一个识字的人,拿着一份报纸,便足以将报纸上的内容传播给几十上百人知晓。
当然,前提是话本故事足够吸引人,能迅的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潮。”
吴璃眨了眨眼睛,皱眉道:“所以,你提到的足够吸引人的话本故事要怎么办?需要朕布圣旨,从民间寻找好的小说家来写吗?”
苏清和摇了摇头,接着伸手指向了自己道:“完全不需要,陛下,臣就可以写。”
吴璃面露惊讶之色,上上下下的打量了苏清和一番,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你还会……写话本故事?可是……朕没记错的话,你不是诗词双绝吗?对于你们这样的读书人来说,写话本故事,不是属于下九流的营生吗?一般的读书人都会不屑一顾吧?
苏……苏卿,朕不是怀疑你的才华,而是朕其实也偶尔会看一些话本故事,用来放松和休息。
因此朕对话本故事算是比较了解的。
如果没写过话本故事的人,贸然去尝试写话本故事……那即便是像你这样的才华横溢之辈,其实也很难写好的。”
苏清和笑呵呵的说道:“陛下,臣能不能写好,让臣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反正先去做行报纸的准备,如果臣写的话本故事无法让陛下满意,那陛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