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论,无论你有多少不满积压在心中,都不应该继续提起。”
一个略显清丽的声音忽然从王崇山和姜莫衡所在位置的前上方传来。
原本吵的非常激烈的两人,在听到了这个声音后,立刻各自压制住了心头的火气,共同转身,收声拱手行礼。
能一句话便压住明显上头的大都督王崇山和户部尚书姜莫衡,勤政殿内只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这个人当然不是内阁辅张太玄,而是大周新君,刚刚登基还不足一年的圣神皇帝,吴璃。
眼下芳龄只有十九岁的圣神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身上穿戴的比较随意,并不隆重。
两名内侍分列于龙椅左右,随时听候差遣。
龙椅下方的玉台则似乎是用一整块巨大天然玉石雕砌而成的,高度约为三尺,表面铺陈着明黄绸缎,以免湿滑。
圣神皇帝不施粉黛,却面如朝霞,眉目如画,冰肌玉骨。
秋瞳剪水,春黛衔山。
鼻梁高挺,唇瓣粉红。
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过王将军虽然有些过了,有一点却也没说错,边军很苦,受限于岁入,这些年已经开始半饷了。
边军的怨言很重,神都不是听不到,而是没有办法。
边军存在的问题暂且不提,户部那些完成入库的银子竟然能离奇失踪,该追究的责任肯定是要追究的。
但饷银怎么办?难道真像姜尚书所说的那样拖欠吗?”
圣神皇帝凤眼轻扫,接着非常干脆的点名道:“张阁老,你是内阁辅,你来定个章程吧。
边军的银子不能拖,只半饷,堪称是对边军的极大压榨,若是连半饷都不下去,那咱们大周的边境防线,怕不是也会岌岌可危。
诸位大人都是为了种族、为了大周,可事关边境防线,还是得有个轻重缓急。
朕在这里先明确一个底线,如果户部暂时找不回银子,那除了处理该被处理的人以外,其他各部衙门都要挤出银子来,先凑够需要放的边饷!”
“啊?陛下!
这……这怎么可以!”
“对啊,陛下!
我们这些衙门也都很难啊!
户部这几年什么时候放过足额的俸禄?”
“没错!
别说俸禄了,刍粟、添支、衣赐这些也从没有实额过啊!”
“请陛下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
随着吴璃的要求提出来,勤政殿内直接炸开了锅。
几十位各自跺一跺脚、大周便要颤三颤的大人物们仿佛在农村赶集一般,互相纷乱的表达了不满后,很快又统一起来,齐齐的朝着端坐在龙椅上的吴璃拱手请愿。
然而面对着这样的场面,吴璃秀美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等到勤政殿里重新安静了下来,这才开口道:“朕已经三思过了,你们既然觉得边军的饷银可以拖欠,那为何从你们的支用里抽出来一部分凑给边军就不行呢?反正只是拖欠而已,等户部找回来银子,再补给你们就是了。
还记得朕不久前刚刚登基时,几位阁老跟朕说,咱们大周目前到了生死存亡的艰难时刻,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国破族亡。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相忍为国,切忌不可意气用事。
说实话,朕很理解阁老们的想法。
毕竟,在你们眼里,朕确实太年轻了。
又是以凰临凤,当然会让你们觉得不踏实。
但在朕看来,相忍为国的重点不在于为国,而在于相忍。
是双方都要忍耐,不是始终只让其中一方忍耐,所以不该再让边军去忍耐了。”
听着皇帝陛下态度坚决,这个决定明显只是通知他们,并非要跟他们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