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太虚仁渊歌》(5 / 7)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3346 字 2天前

再深入探讨哲学问题。

    “伯淳兄客气了,互相切磋,共同进益。”陆北顾应道。

    此时,陆北顾也是心里琢磨着,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行冠礼没有“字”,在社交场合的称呼,实在是太麻烦了!

    所谓“冠礼”,指的是汉人男儿的成年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仪式。

    只有行冠礼之后,才能获得“字”,并且可以婚娶。

    而《礼记》规定的,是二十岁才能行冠礼。

    不过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之后,到了如今的大宋,男子虽然还是大部分在二十岁行冠礼,但有时候也会提前到十八岁行冠礼。

    司马光在其《仪礼·士冠礼》中就写了冠礼相关的年龄和流程,并且记录了“三加之冠”仪式在宋代的演变,也就是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而冠礼,是越往后条件越宽松的。

    南宋甚至会放宽到十五岁,朱熹的《朱子家礼》就明确记载“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经》、《论语》,粗知礼义之方,然后冠之,斯其美矣”。

    就在陆北顾走神之际,程颢认真地说道:“若是贤弟有暇,可同往国子监拜会濂溪先生,不知贤弟居于何处备考?”

    ——拜访周敦颐吗?

    陆北顾回过神来。

    对于这件事情,他倒是颇有兴趣。

    毕竟,周敦颐已经是这个时代,思想最为成熟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