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巅峰唐宋八大家的强度(3 / 5)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2644 字 2天前

p; 看起来,两人是认识的。

    “《春秋》者,天子之事也,圣人之笔削也。”

    赵原朗开口说道:“其微言大义,在乎一字之褒贬,关乎王纲之兴替。今日,便拣选各州历年州试墨义难辨之题、易错之题,以做解析。”

    笺纸被发了下来,上面都是精选出来的题目。

    斋内非常安静,唯有赵原朗沉稳的声音不断传来,他引经据典,层层剖析,将一段看似简单的《春秋》句子,剥茧抽丝般展露出其背后深远的政治伦理与人性幽微。

    这位先生能来“英才讲习会”当老师,确实是有水平的,他并非照本宣科,而是时时结合近年州试、甚至省试中出现的《春秋》墨义问题,点明考官用意,剖析考生易犯之谬误,句句切中要害。

    陆北顾凝神静听,心中凛然。

    这赵原朗的讲授,见解很深刻,或许不如白沙先生,但远非泸州州学寻常先生可比。

    可问题是,白沙先生年迈,也不仅仅只带陆北顾一个学生,所以既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带着陆北顾把所有墨义易错题都挨个过一遍,并且讲清楚。

    所以,陆北顾觉得赵原朗的讲解,非常有用处。

    他飞快地在纸上记录着要点,思维高速运转,将赵原朗所讲与自己所知相互印证,有些原本模糊的关节豁然开朗,但同时也产生了更多深层次的疑问。

    他眼角余光瞥见,苏辙听得极为专注,偶尔提笔在纸上疾书数语,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而苏洵则端坐如钟,目光始终跟随着赵原朗的讲述,神情专注。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