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再起波澜(2 / 5)

转身一看,原来是老赵身边的大红人、铁笔杆,翘胡子文三才。“哦呦,原来是三才兄,这么巧啊!”

文三才走过来,嚷嚷着为梁山司贺为潇洒贺,然后眼珠子往左往右运动一番,压低声音道:“巧个头。小老儿我跟着柴兄爬过落驾山走了东湖岸,一直尾随至此。”

潇洒听出些弦外之音来,故作镇定道:“请文兄借一步说话。”

“不成,就在这里,越热闹越好说话,越嘈杂越安全。”--“数来是二十日前,大疫期间受你庇护之土官民众数万人聚集奉节江岸,沉船堵塞江航,向官府施压,要求并入你家梁山…“

“有这等事?我且不知。”

“你在这里当然不知,消息被官府封锁了。”

“被抓了一批砍了几个。朱燮元以梁山怂恿夔州民变为由对你欲行不利,速速备战吧!恐不出两月官府便要用兵梁山。”

……

潇洒叫住已走出几步的文三才,走近了问道:“那我是否安全?要不现在就回?”

“大可不必担心,这几日太平无事。领了文书大印便走,休得耽搁。”

“嗯嗯,多谢文兄相助,代我向老赵致谢!”--“如此机密之事,老赵如何得知?”

文三才轻蔑一笑:“这大明官场,不在上官处安插暗桩如何能把官做下去哩!也罢,告诉你也无妨,那朱燮元身边有一书僮,是咱施州卫的人。”

潇洒实在不愿相信老赵的情报,他自衬承认梁山宣抚司乃国家大事,内阁、司礼监、皇帝本人知情且点头的,自己这官身也是经吏部核准的,就凭朱燮元一己之力就能轻易翻案不成。拿贼要赃,拿奸要双。他凭什么,就凭他信口雌黄?

文三才不无惋惜道:“姓朱的手里确有你的黑材料。此次武昌之行当晚,你赴李标接风宴,柴兄不会不记得了吧…”

“呃--”潇洒打了个大大的酒嗝,“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呵呵,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代枭雄只识满城举屠刀,惜水泊梁山更逊风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标喝彩不已,“还请柴大人请教,你待如何做风流人行英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