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真正融洽的融会贯通。
陆宁儿也不行。
不过众多弟子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儒学为根基。
因为这是经世济民最适合的学问。
然后他们各自在这个基础上延展。
陆宁儿是儒学为根基,道学为枝蔓。
而大师兄则是儒家与墨家之学的融合。
二师兄主修的是儒家和法家。
三师兄陈渊主修则以纯粹的儒学为根本,其他三家之学只是取其有益之处。
师弟陈亢与二师兄是一个路子,也是儒家和法家的融合。
所以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北齐国学的宗学究竟该选什么?
陆宁儿认为,就算是儒学其中也有很多是不太适合广为流传的。
并非是藏私,而是事实。
若只是像陆承安这样收几个弟子,当做亲传来培养,自无不可。
但若想要全天下的普及,那就必须做一定的删减和改动。
需要统一其学术核心。
因为就算是儒学之中,也有很多道理是需要相互印证推敲的。
不是心智坚定,有明辨能力之人,很容易对一些内容曲解。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