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变化,陆承安立即明白其中缘由。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故,其实还要从他之前抄录的那些上一世传世典籍说起。
那些典籍每一本甚至每一句都是经历过几百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洗礼而精简出来的至理。
虽然各家之说各执其词,但站在各自的立场和所处的时代来看,都是能够指导世人向更高的文明思想进步的宝贵财富。
陆承安将它们全都抄录了下来,当他完本的那一刻,便引发了九州天地的共鸣。
缔造出了九州天下前所未有的文脉大道。
只是如此传世经典,最终在传道玉简上得到的气运反馈却并不多。
甚至上一世传世两千多年依旧经久不衰的《道德经》和《论语》,传道玉简也只不过给了他几十点气运值。
显然是与这些典籍引发的天地共鸣不相称的。
一开始陆承安以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些传世典籍还没有广为流传的原因。
但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至少不只是如此。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虽然只是一门工匠技艺。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道传世很大程度上因为这门技艺而真正发挥了该有的作用。
在发明出印刷术之前,读书识字从来都是世家权贵才有的特权福利。
先秦时代,所谓学富五车,五车竹简能够记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