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F1难度超乎认知(1 / 8)

    F1赛车运动属于团队协作的典范,特别是进站换胎的那一幕场景,不出现失误的情况下称之为“动作美学”都不过分,确实让人看的赏心悦目。

    但F1赛车运动,同样有着一个矛盾的点。

    那便是WDC(车手总冠军)的价值,实际上要远远大于WCC(车队总冠军)。

    很多车迷可以随口说出某一年,哪一位车手荣获世界总冠军。

    可当车手总冠军跟车队总冠军,并不是同一支车队的时候,那一年的车队总冠军,就会被车手总冠军的光芒给掩盖,随着时间流逝被大多数人给遗忘。

    比如说24年车手总冠军维斯塔潘,车队总冠军迈凯轮。

    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人成绩,要高于团队成绩。

    既然如此,无论是考虑到舆论热度跟宣传,还是带来的实际利益。

    车队管理层跟车手个人,优先级肯定是拿车手总冠军。

    那么这时候就将面临“分票”的难题。

    F1现行积分制度之下,拿到分站冠军会获得25分,第二名就只有18分,第三名就只剩下15分了,第四名为12分。

    按照分差计算,冠军跟亚军之间的分差最大,足足有着七分的差距,到后面逐渐缩小为三分、两分或者一分。

    也就是说,拿到分站冠军的价值,要远远高于其他排名。

    如果车队没有造出遥遥领先的火星车,仅是稍强一些或者跟其他车队的赛车伯仲之间。

    同时车队内部的两位车手实力非常接近,你拿一个分站冠军,我拿一个分站冠军,导致没能出现碾压性的积分领先,车手总冠军就很有可能花落别家

    同样拿24年的迈凯轮车队举例,赛车经过中期升级之后非常强劲,曾一度追赶上维斯塔潘有机会创造历史,却最终功亏一篑。

    当然,这里面有诺里斯争冠高压之下,自己心态崩了把握不住的因素。

    然而加拿大站的换胎决策迟缓,英国银石赛道的策略争议,以及匈牙利站让车指令引发的车队内讧,再加上两位车手互相不服明争暗斗。

    种种问题跟短板,都暴露出了迈凯轮没有做好争冠准备。

    特别是匈牙利站为了维护队内团结,车队无线电指令迫使诺里斯交还位置,成全皮亚斯特里的首冠。

    站在大众角度的角度上面,本来就是皮亚斯特里领先,车队先召唤诺里斯进站换胎,通过undercut超越了自己的队友,那么交还位置毫无问题。

    这就是体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