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F1围场的压迫感(6 / 8)

    但他终究是个新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场F1比赛。

    历史上绝大多数新人进入F1的诸神领域,或多或少会感受到来自于观众、媒体、对手、队友的压力,出现一些心态上的波动。

    陈向北的表现,其实就是正常人的心理反应。

    不过正常归正常,如果车手没有办法克服压力跟恐惧,那么心态失衡就会进一步放大,直至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失误。

    经验告诉奥德托,自己必须提醒一句。

    “明白。”

    陈向北简单回了一句,然后深呼吸一口气,摒弃脑海中杂七杂八的念头,专注于三练以及赛车反馈。

    “泽野,刹车导管进气口需要开至最大,刹车盘温度很高。”

    “低下压力调小差速器要较高锁止率,减少后轮打滑概率。”

    “后轮感觉有些过热变形,进站增高胎压减少接触面。”

    “制动平衡前后比增大到58比42,改善重刹区转向不足。”

    通过对赛道以及赛车极限的挑战,陈向北摸索到了更为精细的调校方向。

    要知道F1赛车最难找的就是平衡点,就拿TF110来举例,赛车整体风格偏向于转向不足。

    可一旦放平尾翼低下压力调校,后轮又容易出现打滑。

    尾翼下压力加高一点的话,配合废气扩散器,又容易造成胎温过高。

    前轮同样如此,刹车制动力偏前虽然能改善转向不足,但力度调大一点会出现锁死轮胎,力度调小了又没什么效果。

    同时刹车比的变化,又将影响整辆赛车的操控平衡。

    这就是为什么F1赛事经常能看到神一场,鬼一场的场景。

    哪怕就是“御三家”级别的调车团队,也会出现上一场争冠,下一场跟中游集团打的有来有回。

    就在于想要找到赛车跟赛道的平衡,实在太难太难!

    不仅仅是陈向北反馈,奥德托同样告知车手赛车数据。

    “北,左前轮磨损偏大,注意走线方式。”

    “T8弯少借用路肩,前悬架发出警告信号。”

    “T1弯过后长直道有颠簸,底盘很容易出现磕碰。”

    “油液快要消耗完毕,这一圈进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