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垫场赛进军F1。
换作半年之前,哪怕威廉姆斯爵士在F1围场浸淫已久,都没有见过这么离谱的操作,这个中国小子纯属在痴人说梦。
如今再看,陈向北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F1的门槛面前,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中国小子,能迈过最后一道门槛吗?
没人知道这个答案,赛道赛道上的引擎声已经响彻天际,伴随着陈向北经过起始线,他已经做到了全油门的动态起步!
发车长直道前的T1弯,就是一个难度极大的V字形回头弯,并且还是一个下坡。需要车手在入弯前一百米就开始制动,否则等到入弯的时候根本调不过来车头。
更为挑战的一点就在于,它还是起步的一号弯,意味着正赛车手们都得拼尽全力去抢过弯线。
直道速度慢了,就得被对手超越。
直道速度太快,V字弯面前又刹不住。
刹车踩重了,轮胎会锁死,对使用寿命影响极大。
刹车踩轻了,毫无意味就直接冲出赛道了……
方程式赛车的过弯,不仅仅是对弯道走线的把控,还有对刹车距离以及力度的极致感知。
维斯塔潘为什么能操控极其难开的红牛RB21,就在于他能感知到每个轮胎的抓地力变化,知道赛车的极限在哪里并且减少修正。
同样的车载视频换在劳森或者角田裕毅身上,就能发现他们在跟赛车进行激烈的“抗争”,几乎每个弯道都有小幅度的修正过弯路线。
这点就类似于新手司机上路,方向盘总走不了直线一样。
当然,F1赛车的修正概念远远跟走直线不同。
可每一次的修正,都是对速度的减慢,哪怕仅仅是千分之几秒的差距。
十几个弯道累积下来,队友就会比维斯塔潘慢零点几秒到一秒之多!
一名F3方程式车手的实力如何,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到斯帕赛道的经典红河弯,T1弯就能担当“验证器”的功能。
距离T1弯70米处,陈向北踩下刹车踏板全力制动,力度介于轮胎即将要锁死的边缘。
F3赛车的加速度跟极速远不如F1赛车,自然不需要在100米处就早早刹车,陈向北这个70米的距离刚好卡住了制动力量的临界点!
伴随着F3赛车顺利进入弯心,陈向北还没等出弯就松开刹车踏板补油。8月份的斯帕赛道路面温度超过了30℃,七公里超长的暖胎圈,早已让超软胎抓地力达到了峰值。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