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跑出来1分35秒出头吧?
陈向北只能转而说道:“车队设备已经组装完毕了吗?”
“嗯,目前还差赛道布线,不过今天才周二时间很充足,明天就能全部完成。”
“设备组装完成,就可以用中央电脑模拟理想圈,我认为灵岩赛道的最快圈速就在1分35秒左右。”
每条赛道除了车手的最快单圈,还有用电脑模拟出来的理想圈。
当初在铃鹿赛车学院的时候,陈向北的圈速比照对象,就是中枢电脑跑出来的理想圈成绩。
既然无法解释维特尔的成绩,那就只能用电脑理想圈来当说辞了。
“好,我让水谷翔先行模拟理想圈。”
奥德托点了点头,就转身招呼数据工程师水谷翔,先用电脑去跑理想圈,再来对照陈向北的圈速成绩。
短短十来分钟,软件模拟的数据就出来了,中央电脑跑灵岩赛道的理想圈速为1分34秒331。
正常情况下,电脑理想圈比车手现场圈快个1秒左右,属于合理范围之内。
不过随着车手熟练度增加,以及出现某些超水平发挥的情况下,现场圈会逐渐接近理想圈成绩,最夸张的时候会拉近到0.5秒以内。
比如说后世维斯塔潘在25赛季的蒙扎赛道,就跑出了无限接近于理想圈的杆位成绩,还打破了F1历史最快单圈平均时速,达到了264.682km/h。
灵岩赛道作为一条新赛道,想要第一年就跑出无限接近理想圈的成绩自然不可能,维特尔1分35秒585的圈速,某种意义上就是标杆!
只是相比较陈向北的早有预料,奥德托看到电脑模拟理想圈成绩之后,心中就更为惊讶了。
陈向北能说出1分35秒出头,就意味着他知道灵岩赛道的现实圈极限!
而能知道极限圈在哪的前提,意味着无比了解赛道。
否则根本就不存在的圈速,你怎么会知道它就是灵岩赛道的极限?
“向北君,灵岩赛道今年才修建完毕,你就能知道如此接近理想圈速的极限数据?”
水谷翔忍不住问了一句。
东海国际赛道陈向北展现出非凡的熟练度跟掌控力,还能用主场赛道来解释。
毕竟F1中国大奖赛举办了七届,有着无数赛道历史数据跟车手走线录像,身为主场车手的陈向北要是有心,确实能做到超乎常人的熟练度。
灵岩赛道则完全不同,只有设计图纸的纸面数据,没有任何实战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