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试驾布朗GP赛车(二合一)(2 / 8)

    “但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北你展现出来的眼界跟潜力,远超一名初级方程式车手的层次。”

    “我坚信你终有一天,能踏入F1围场的殿堂!”

    斯塔勒意思表达的很明确,陈向北用自己的实力征服了自己,而不是外界认为的赞助资金或者私人关系。

    “谢谢你的认可,斯塔勒先生。”

    陈向北笑着回了一句,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暖流。

    很多时候自信跟外人认可是两种概念,能在目前阶段坚定不移支持一名中国新人,确实需要一点信念跟“勇气”。

    “北,不用客气,我的认可来源于你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没错,无论是斯塔勒也好,还是看台上的观众也罢。

    陈向北能收获支持跟认可,以及逐渐改变世人的眼光,根源在于他的速度跟成绩。

    没有实力作为基础,他只会被默默的淘汰跟遗忘!

    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捷豹汽车停在了一座非常现代化工厂面前,大门上方的硕大招牌写着布朗GP的名称。

    不过在厂房墙体很多地方,还是有着本田的“H”标志,告知着世人它原本的身份。

    斯塔勒领着陈向北走进厂房内部,相比较原超级亚久里总部的空空荡荡,这里面充斥着各种设备仪器跟赛车部件,一眼望去至少有数十名研发工程师正在认真工作。

    虽然这个世界观看F1比赛的车迷数量接近十亿,但对于赛车的研发过程了解的却不多。

    事实上F1赛车研发出来飞驰上赛道之后,并非这辆车就陷入停滞没有更改,全年整个赛季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升级,这样才能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一支车队开局速度很快,各种碾压对手大杀四方。

    结果跑着跑着,就逐渐落在后面查无此人,往往就在于车队后续跟不上。

    类似情况更多出现在小车队身上,比如说22年的索伯车队,开局C42靠着围场内重量最轻的优势,基本上占据着“地球组”头排的位置。

    只是随着赛事的进行,车队资金跟研发就比不上那些大车队,逐渐被对手追近跟超越。

    至于大车队越来越慢,原因有可能是升级幅度不够大,也有可能是出现了“负升级”。

    毕竟实战跟风洞中的模拟数据不同,还得考虑赛道布局跟车手适应能力。很多时候看着升级部件在电脑数据中很美好,实际应用上去却一塌糊涂。

    所以想要保证一辆赛车全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