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有人听到了,有人听懂了。(5 / 7)

  是车琳左手借着波音错位制造出了一个先后响起的假象,实际上右手只出现了一。

    这里妙的地方就在于左手配合右手制造出了一个十六分空,利用一个休止符拉起音符之间的对抗,直接将帕格尼尼主题动机的形象和音乐个性建立了起来。

    很高级的处理手段。

    就这一手,他就觉得李安至少对帕格尼尼24有相当深的理解认识。

    没错,他绝对不信这是一个孩子能够做出来的处理,即便是天才,那也是需要时间来养成的。

    如果这个孩子靠自己做出这种处理,那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具备相当相当的演奏经验,同时也意味着这个孩子已经掌握了相当相当的曲目量。

    所以这么重要的比赛会选这一首小作品吗?

    不会。

    所以他断定这是李安的处理思路,一个非常难的处理。

    且不说李安,孩子的完成度堪称完美。

    就这个难度的开头和完成度来讲,他认为丝毫不弱于蔡丰年的莫八和赵梦甜的贝三开局。

    开头,三个孩子可以打成平手。

    豁,又一道雷从舞台上空闪过,这么短短一个开头,还有东西啊?

    潘越眼里的兴趣越发浓厚。

    只见车琳随后的每一次落键,都如磁铁掉在铁质琴键上,浑然天成,流动的帕格尼尼主题在密不透风的舞台上无风飘扬起来。

    观众席上已经有人吃惊地捂住了嘴巴,他们被这个瘦弱女孩的触键气势吓到了。

    用如此单薄的身体,如何能把琴声弹得这么响。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旋律在钢珠连成的音符中,竟给人

    一种流苏般的丝滑。

    吴丽娟微微皱眉,这种触键后控制发音极少在孩子身上能看到。

    虽然运用得还不算太纯熟,但明显这个孩子已经摸到了门槛。

    不得了,不得了。

    吴丽娟连着在心里说了两声不得了,可紧接着她的眉头凝的更紧了。

    主题无缝连接到变奏一,中间没有丝毫痕迹,如同小提琴演奏原版一般,这足以说明这个孩子对曲子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在这个简化过的钢琴版了。

    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在小提琴演奏中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做好每一部分的链接,从而让曲子本身在众多各式各异的变奏中组成一个紧密的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