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看着电视里内马尔被记者簇拥的画面,又看了看总统铁青的脸。
刚才电台里还在播报,里约的抗议人群已经开始冲击军火库,而圣保罗的工人甚至和警察达成了“临时停火”,一起举着“要和谈”的标语往州议会走。
……
巴黎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午后三点,香榭丽舍大道旁的报亭前,雨水顺着墨绿色的铁皮屋檐往下淌,在地面砸出细碎的水花。
报亭老板雅克正用抹布擦着《世界报》的封皮,头版那张罗西尼亚贫民窟的照片被雨水晕开了边角,照片里,一个巴西小孩正扒着铁丝网往外观望,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面包,背景里隐约能看见陆军的装甲车。
“先生,要一份《世界报》吗?”
雅克抬头,看见一个穿驼色风衣的男人站在雨棚下,手里捏着湿透的地铁票,男人接过报纸,指尖刚碰到标题“巴西:炮火下的人质与民意”,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们居然要强攻贫民窟?”
男人的法语里带着比利时口音,他指着照片里的装甲车,“我上个月刚去里约谈过生意,罗西尼亚的市场里,那些女人会把手工编织的手链塞给游客,孩子们追着冰淇淋车跑……这哪里是要清剿毒贩,这是要屠城!”
雅克笑了笑,他不在乎谁死。
他只在乎有没有大新闻,只要有,那他就有很多生意可以做!
雨幕里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群举着标语牌的学生从凯旋门方向走来,领头的女孩扎着红色发带,手里的硬纸板上用葡语和法语写着“巴西的孩子在流血!欧盟不能装看不见!我们要让巴西人知道,欧洲支持和平!”
跟在她身后的三十多个学生,有一半举着从巴西报纸上复印的人质照片。
不到两小时,“巴西停火”的话题就爬上了欧洲各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欧美人就喜欢干这种事。
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外,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带了二十多个歌剧演员,站在台阶上唱起了《圣母颂》。
她穿着黑色长裙,手里举着写有“生命高于一切”的纸牌,歌声穿透了广场的嘈杂,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着哼唱,有人从包里掏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塞进“声援巴西”的纸箱里。
“我去过罗西尼亚。”
演唱间隙,伊丽莎白对着围拢的记者说,声音带着哭腔,“那里的老人会给我煮黑豆饭,会把孙女织的围巾送给我,他们不是毒贩的附庸,他们是普通人!巴西总统要炸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