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方设法的缓解粮食的困境,但粮食的困境却越来越大,还是因为干旱,还是因为没有雨水,秋收比去年还要差许多,就连孟家仓库和官府府库里的存粮也日益减少,各条商路的利润也更多的被用到采购粮食和肉类上。
我终于体会到一点,那就是粮食才是一个国家的压舱石,金银不是压舱石,盐铁也不是压舱石,人口不是压舱石,就连石油这样的能源也不是压舱石,一个国家想要稳定的局面,必须保有足够的粮食才行,没有足够的粮食其他都是浮云,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都是一个道理,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大家都以为今年也就这样了,干旱一整年的时候,在秋天的末尾,秋收以后十多天,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可以说是暴雨,把建宁郡,还有整个南中地区浇了一个透心凉,是真的透心凉,温度急剧下降,一天入冬,大家不得不穿上棉衣棉服,大家都说从来没这么冷过,百姓只得去砍柴烧火取暖,建宁的山林日益稀松,许多小山都完全的秃了!
部队依旧在不断训练,我不扩大郡兵的规模,那样的话需要更多的粮食,而且过大规模的郡兵也会引起外界的注意,刘备很可能会抽调郡兵去北方的,我只能加大训练力度,增加部队的硬实力,特别是高原马的加入,我要求所有郡兵包括辅兵都必须进行骑马训练,有没有马骑和会不会骑那是两回事,也许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或者事件上,会骑马的能力就能得到利用!
蒲元终于给出了好消息,他经过了多次的实验,终于烧制出了他说的“光滑的陶器”
,最后一实验品就是成功的标志,那是一口亮黄色的碗,里外都亮堂堂的,不像玻璃制品那样透亮,但是更有质感,色彩还不那么均匀,但足够漂亮了,就像是深色的水晶打磨成的一样!
这就是瓷器!
绝对是瓷器!
我吩咐蒲元一定要保守配方和工艺,找嘴嘴严实的工人,单独做一间烧陶工坊,来制作此类陶器,我还是把这玩意命名为瓷器,叫着顺口嘛。
之后我找来我的大管家孟木,让他出面把出产高岭土的村庄给整个买下来,村庄和村庄所属的农田一起买下,村民可以来我的工坊做工,也可以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我在补一点盘缠,他们会乐意卖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