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九十高龄,眼睛不太好,但一听到我们的声音就颤巍巍地站起来。
“明浩和小颖回来了?”
她伸出枯瘦的手,“快来让奶奶看看。”
我们走上前,她摸索着抓住我们的手,将两只手叠在一起。
“好,好,你们还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她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来,“村里多少夫妻富了就散了,明浩有钱还对你一样好,小颖,你要珍惜啊。”
我勉强笑着点头,不敢看李明浩的眼睛。
寿宴摆在了村里祠堂,整整二十桌。
村民们陆续到来,每个人都会先来向奶奶祝寿,然后好奇地打量我们。
我注意到许多人穿着朴素甚至破旧,与李明浩的光鲜形成鲜明对比。
“明浩现在是村里最有出息的!”
一位大叔拍着李明浩的肩膀,“不忘本啊,年年给村里老人红包,修路捐钱也是他带头!”
我惊讶地看向李明浩,他微微摇头,示意不必声张。
宴席进行到一半,一个穿着褪色校服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过来。
“明浩叔,学校的屋顶修好了,冬天不会再漏雨了。
谢谢您。”
她递上一张手工贺卡,“这是我们全班同学做的。”
李明浩接过贺卡,蹲下身与女孩平视,“小芳,你妈妈身体好点了吗?医药费不用担心,好好读书就行。”
女孩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我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
这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李明浩。
十年前,他固执、自私,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几乎不管家庭。
如今的他,却似乎是全村人的依靠。
饭后,李明浩被几位老人围住商量什么事,我趁机在村里转转。
经过小学校时,看到墙上赫然写着“明浩教学楼”
几个字。
我愣住了。
“田颖姐?”
身后传来不确定的声音。
我转身,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女子。
仔细辨认,才认出是十年前常跟在我身后跑的小丫头阿珍。
“真是你!”
阿珍惊喜地说,“明浩哥终于把你找回来了?”
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微笑。
“明浩哥真是太好了,”
阿珍继续说,“要不是他,我家这口子可能就没了。
去年矿上出事,是明浩哥出钱把受伤的人都送到省城医院,还帮遇难家属打官司索赔”
我越听越心惊。
所有这些,都是我完全不知道的李明浩。
夕阳西下时,我终于在村后的山坡上找到独自一人的李明浩。
他站在一棵老槐树下,望着远方的稻田。
“为什么做这些?”
我走到他身边问。
他没有立即回答,许久才缓缓开口:“记得我们为什么离婚吗?”
“因为你眼里只有工作,没有我。”
“不,”
他摇头,“因为你眼里只有眼前的困难,看不到未来。”
我怔住了。
“我承认,那时我太专注事业,忽略了你。”
他继续说,“但你从不相信我能成功,每天都在抱怨、质疑。
那天你烧,我之所以没回来,是因为正在争取第一个大客户。
拿到那个客户,我们就能翻身了。”
我张了张嘴,却不出声音。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带着新的角度和细节。
“离婚后,我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做出成绩。
最初几年很难,比想象中还难。
有次差点破产,是村里人凑钱帮我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