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藏在保温桶里的34年秘密(4 / 5)

情感轨迹录 家奴 3039 字 9天前

上的笑容依旧温和熨帖,像一张精心织就的面具,将所有可能汹涌的情绪都严丝合缝地遮蔽在了下面。

她神态自若地拿起桌上的茶杯,走到墙边的饮水机旁接水,水流哗哗地注入杯中的声音,填补了那一瞬间被抽屉合拢声放大的寂静。

“表格放这儿就行,我待会儿处理。”

她背对着我,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刚才抽屉里露出的那个褪色保温桶和泛黄病历本的一角,只是我午饭后昏沉的一个幻觉。

我捏着那份薄薄的报销单,指尖莫名有些凉。

喉咙里似乎堵着点什么,想问的话在舌尖滚了几滚,最终还是被咽了回去。

问她那个保温桶是做什么用的?还是问那本病历是谁的?任何问题在此刻都显得那么突兀且不合时宜,像一把蛮横的凿子,试图去撬动一块早已与岁月长河融为一体、表面生出青苔的磐石。

“好的,李姐,麻烦您了。”

我放下单据,几乎是有些仓促地转身离开了行政部。

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时,窗外的蝉鸣聒噪异常。

我盯着电脑屏幕,报表上的数字像一群游移不定的黑色蚂蚁。

脑海里反复交替闪现的画面:是李姐讲述中那个递上凉毛巾的婆婆沉默的背影?是抽屉深处那个被塑料膜仔细包裹着、褪色得几乎失去本色的老式保温桶?还是泛黄病历本上那个模糊的、指向遥远过去的日期?

那个日期,三十多年前……

三十多年前,李姐还年轻,她的婆婆身体“不太好”

……

一个模糊却惊心的念头,像冬天玻璃窗上骤然凝结的冰花,清晰地浮现在脑海边缘:李姐口中那次为了孩子烧与婆婆的争执,那个她“恨不能摔门就走”

的时刻……会不会恰恰就在病历本上那个时间点附近?婆婆那个复杂的眼神,那转身进屋的沉默……会不会不仅仅是因为争执,更是因为老人自己身体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那个褪色的保温桶,里面曾经装着什么?是李姐在某个清晨或深夜,忍着委屈和疲累,为病中的婆婆精心熬煮的一碗热粥?还是婆婆在她最难熬的产后时光,默默端给她的、温度恰好的一碗汤水?

那34年“没红过脸”

的平静表面下,并非没有惊涛。

只是每一次风浪欲起时,总有人率先沉入深海,以无声的包容和具体的行动,托住了另一方即将倾覆的小舟。

所有的委屈、误解、摩擦,都被一种更强大的、如同本能般的温柔所溶解、包裹。

她们或许笨拙,不善言辞,甚至曾有过怨怼,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用一碗温在锅里的饭,递一块凉毛巾,或者沉默地转身……这些最微小的动作,砌成了岁月里最稳固的堤坝。

这份传承,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漂亮话,它是藏在抽屉深处那个褪色保温桶上缠绕的塑料膜,是每一次刻意的、无声的“转身”

,是把热气腾腾的关切悄悄扣在锅里,再用一张轻飘飘的纸条压住的心照不宣。

它沉重又轻盈,它像一声叹息,却又落地生根。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早上匆忙塞进包里的那个冰冷的、不锈钢的崭新保温桶。

指尖传来金属特有的冰凉触感,坚硬而缺少温度。

办公室里空调的冷气似乎更足了,透过衬衫布料,丝丝缕缕地钻进皮肤里。

窗外盛夏的阳光白花花地炙烤着大地,蝉鸣声浪一阵高过一阵,我却莫名地感到一股深切的凉意,从握着保温桶的手指,无声地蔓延到了心底。

那凉意并非来自空调,也非来自金属。

它源于一种迟来的、近乎顿悟的感知——感知到那份被李姐轻描淡写说出的“34年”

背后,究竟沉淀了多少无言以对的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