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大天尊和曹空皆为渡劫之人,心念一起,心湖顿起微微波澜。
曹空心间一动,依观世音菩萨之话,此事还未成定数,仍在寻找。
遂道:“经如何传。”
观世音菩萨道:
“常言道,法不可轻传,轻传则贱,需取经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既降伏内魔,又克服外魔,方可至灵山而取。”
“取经人未定?”
“只定下二人,分是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身和数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金蝉子转世身仍为我佛门子弟,
且心向佛门,多有取经之举,奈何肉体凡胎,扛不过一路以来的虎豹妖魔,已轮回几遭,故还需几人相护。”
曹空笑道:“如若合修行之理,我倒知一人。”
观世音菩萨一喜:“真君但讲无妨。”
“正是昔日玉帝侍卫卷帘大将,如今被贬流沙河,其身黄婆不宁,意马脱缰,当能为取经效力。”
观世音菩萨笑而颔首:“既是如此,日后当去一寻。”
随后三人继续相谈,观世音菩萨多提及西游之事,如今只为初定大略。
亦是佛门有意为之,乃欲让曹空得知此事,以应大天尊让曹空相助之理。
不然,总不能大天尊已提及曹空之名,佛门却佯装不知,直到西游开启之时,方到来,这就有些怠慢了。
正事聊完之后,三人亦闲说趣事,谈及过往和三界事。
此间,镇元大仙对孙悟空颇感兴趣,乃因这猴儿是个天生地养的,乃问大闹天宫之事。
曹空将自己所见一一道来,亦言及昔年和孙悟空相识海上,猴儿以他为兄长之事。
镇元大仙面色不变,说道:“这么说来,这无法无天的猴儿,情愿以你为兄。”
曹空道:“正是,乃是机缘巧合罢了,不过这猴儿天资禀赋实是三界难见,唯愿其脱灾之后,能得修心圆满。”
镇元大仙微微颔首。
之后观世音菩萨回了普陀山,镇元大仙则留曹空于五庄观中暂居数日,曹空自是应许。
一日,曹空于五庄观中,乃参“无极之意”,遂使无中生有,乃令虚空凝清水。
镇元大仙观之,目光复杂,虽说修行者当豁达,可窥见此幕,难免令人心生郁气,甚至耳边隐隐又传来了某个天尊开怀的笑声。
而后转念一想,曹空既悟得地仙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