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见与安排(2 / 15)

sp;但,时光太久了,他早已忘了苏轼的模样,只记得那标志性的大胡子,也只记得苏轼拉着他,在弥英阁的角落里,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历代君王,如何处置大臣的故事。

    如今再见,死去的记忆,再次唤醒。

    眼前苏轼与记忆中残留的苏轼形象重叠在了一起。

    现在的苏轼,比赵煦记忆里的那個大胡子,似乎胖了些。

    除此之外,现在的苏轼还是记忆里的那个熟悉的味道。

    他看着拘谨,其实很放松,这从他很坦然的坐在椅子上,将茶盏放到旁边,就能看出来——大部分赵煦第一次召见的官员,那个不是战战兢兢,连屁股都不敢坐稳?

    可正是这样,赵煦反而很喜欢。

    像苏轼这样名满天下的同时,能力还不错的文臣士大夫,本身就比较难找。

    而在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同时,还特别善于得罪人,特别高调的士大夫。

    上下五千年,能有几个?

    而对君王来说,这样的大臣,其实是梦寐以求的。

    既可以用他去收拾人,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之收拾。

    这样想着,赵煦就柔声道:“此番,朕命卿往涑水,为司马公撰写墓志铭、神道碑,一路辛苦爱卿了。”

    司马光死后,赵煦就按照其遗愿,下诏给苏轼,命其前往涑水,为司马光撰写墓志铭、神道碑。

    至于司马光的行状,自然是由其最喜欢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