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1 / 11)

    看到章评,有读者觉得,棉庄的发展可能有问题。

    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熙河的经济模式,它压根就不正常。

    作者君在前面的章节里,其实已经写过了这个问题,当然可能也是作者君没有说清楚。

    有机会我会写一个番外,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体系是怎么运转的。

    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吧。

    首先,北宋货币是双轨制。

    熙河用的是铁钱!

    所以,存在着汇率差。

    我在前面的章节,也说过了。

    熙河的雇工们,包吃包住,每個月给铁钱作为工钱。

    现在的时间线上,经过几轮薪水上调,雇工工钱已经涨到了500钱(新雇工起薪)到一贯钱(基干雇工)。

    熙河铁钱和铜钱的兑换比我没有查到。

    但我查到了北宋四川铁钱和铜钱的汇率。

    在996年,北宋平定蜀地不久,第一次发行铁钱,官方汇率是1.1比1.

    但官府的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很快就引发了通货膨胀,不到半年,铁钱与铜钱的兑换率,就掉到了5比1.

    注意,这是官价,以后我所有提到的汇率,都是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