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总持的话,终于开心的笑起来,赞赏道:“善!”
“法师不愧高僧。”
“若沙门皆如法师,何愁天下不兴?”
金总持的表态,对赵煦而言,很重要。
有了金总持的这个态度,那他对大和尚们动手,就属于占据了法理——连西天三藏法师,都认定的沙门败类,必须是波旬的徒子徒孙,是披着袈裟的魔王。
官府清理他们,上顺天意,下合民心。
对于沙门内部,更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震慑、安抚。
“阿弥陀佛!”金总持连忙再拜稽首:“臣惭愧。不敢当陛下之赞。”
“天下僧人,比臣更忠心于陛下,佛法修为更深者,比比皆是。”
赵煦笑道:“法师谦让了。”
金总持这么配合他,他自也当投桃报李。
“待此间事了,法师从淮南归来,朕必有封敕。”
大宋传统,对于沙门领袖,必有封敕。
比如金总持的前任日称僧,便得到了仁庙的敕封——其在大宋被封为宣梵大师,并授给文臣的官职:试鸿胪卿。
这就属于是完全打入了体制内,并且深得信任的象征。
所以这位高僧在世时,是享有各种如今僧人没有的待遇的。
譬如,日称每遇帝、后圣节,允许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