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及秩序维护的机构。
仁庙时,职权进一步扩大,成为了一个类似现代的城管局、交通局、环卫局一样的机构。
既管市容市貌,也管城市卫生、交通。
然而……
这个机构,从仁庙宝元年以后,就基本没发挥过什么作用了。
所以,一度被罢。
但很快,朝野就发现,还真缺不了这個街道司。
因为它虽然没卵用,也不管事。
但皇帝、妃嫔、重臣出行,还真少不了街道司的工作。
旁的不说,单单就是一个洒水工作,不是街道司做,就得再成立一个洒水司来办。
还不如继续让街道司干呢。
至少街道司,还能偶尔管管市容市貌,修一修道路,免得坑坑洼洼。
于是,嘉佑之后重置街道司,依旧让其执掌汴京道路修治,并负责乘舆出入的洒水、疏导和排水工作。
因此,街道司素以武臣提举。
一般都是以武臣大使臣或者三班小使臣充任。
常设勾当官两人,各领禁军五百人。
若遇大事,还可以向上级主管的都水监部门申请调动都水监所辖的军队。
自治平以来,街道司基本沦为了勋臣戚里们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