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宋中兴离不开好汉!(5 / 7)

p; 可要下了山,还要搞事,就统统抓起来,然后直接发配去熙河路种棉花。

    另外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收税!

    赵官家们,素来雁过拔毛,赵煦也不例外。

    像淘金这种暴富项目,赵煦自然要狠狠收足租税!

    除了收税,赵煦还很贴心的,派出了教坊司的人,围绕着禁军驻地和淘金客们的集散地,建起了符合大宋宝宝体质的勾栏和瓦子。

    什么女相扑、傀儡戏、唱曲的小娘子……

    斗鸡、斗狗、博戏……

    统统都安排上!

    争取让淘金客们虽然远在登莱,也可以享受到近似汴京的娱乐。

    主打的就是一个——登莱发财登莱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所有人都很满意。

    开封府很满意——今年又走了好几千刺头,汴京治安,大大好转!

    朝廷也很满意——天下刺头,都去了登莱发财。

    各地治安压力大减。

    听说,就是永兴军那边落草的盗匪,都跑了一大堆去登莱发财了。

    地方官流泪满面——今年的考绩,总算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评价了,不必再被罚铜、加磨勘了。

    淘金客们就更满意了。

    崇尚自由的英雄豪杰们,在登莱当地,就实现了足不出户,醉卧美人膝的理想。

    实在是太赞了!

    登莱当地也很满意。

    二十多万青壮涌入,他们日夜淘金,对当地消费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至于治安?

    英雄好汉们,除了淘金之外,很少下山,一旦下山就泡在沿着金矿地带建立起来的勾栏瓦子里,很少去外面。

    那些一时找不到金子的淘金客,在禁军弹压下,也不敢作乱,只能乖乖的去给地方上的大户当长工赚钱。

    大户们自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对这些人狠狠压价,进行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登莱两州的很多工程项目,现在全部是由这些英雄好汉在做。

    地方宽剩钱结余越来越多。

    赵煦更满意了。

    二十余万淘金客,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