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
“我举几个最典型的例子,你们就明白了。比如,在星条国大名鼎鼎的‘左宗棠鸡’(General TSO'S ChiCken)。”
“这道菜,酸甜口,油炸,芡汁浓厚。很多外国人以为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华夏湘菜。但事实是,别说我们这些普通人了,你就是去问湖南人,十个有九个半都没听过。”
“就连左宗棠本人,要是能从坟里爬出来,尝一口这菜,估计都得纳闷自己啥时候发明过这个。”
“这道菜,是一位湘菜厨师在宝岛改良后,带到纽约,为了迎合当地人喜欢酸甜炸鸡的口味,才火起来的。它跟弗兰没关系,跟左宗棠更没关系。”
【卧槽!惊天大秘密!我一直以为左宗棠鸡是历史名菜!】
【哈哈哈哈,左宗棠:这锅我不背!勿CUe!】
【我之前还跟我外国同学吹牛逼,说这是我们民族英雄发明的菜,现在脸好痛……】
“还有,‘蟹角’(Crab RangOOn),用馄饨皮包着奶油、芝士和蟹肉棒油炸。听起来有‘蟹’,有‘馄饨皮’,很中式对吧?但我们华夏,传统菜里哪有把芝士和奶油当馅料的?这玩意儿纯纯就是西餐的思路,套了个中餐的皮。”
“以及那道流传最广的‘炒杂碎’(ChOp SUey),更是重量级。据说就是早年间的华人厨师,把厨房里剩下的边角料,豆芽、芹菜、肉丝什么的,大火炒一锅,浇个芡汁,就端出去给客人了。主打一个快手、便宜、能吃饱。结果阴差阳错,成了‘美式中餐’的代表作。”
“这些菜,它们存在,有它们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