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李杰确实有了想法。
他准备搞一张纯器乐的专辑,加一点点电子乐、民族乐,如果归类的话,可以放到器乐摇滚,或者后摇。
这东西在国内算是很‘先锋’,很前卫,即使放在国际,也是一种比较前卫的音乐类型。
后世,国内有一个叫声无哀乐的乐队,算是玩的比较好的乐队之一。
但。
距离他们成立还有20多年。
很远。
李杰出这样一张专辑还是为了赚钱,新专辑里他只准备保留一点点呓语、哦、啊之类的人声。
如此一来,理解没有门槛。
不论是在国内发行,还是在国外,都能卖。
类似的专辑,只要质量出众,国外也能卖一点,当然,前提是要有名气。
名气怎么来?
从杂志来。
国外的音乐体系发展相对成熟,不论是多小众的音乐,都有一批拥趸,他们也有固定的接受信息的渠道。
在国外卖,那是按照叨乐计费,卖一张能顶国内十张。
所以。
还是得赚钱啊。
那七万多的版税根本不禁花,倒不是日常开支不够,即便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他们一家一个月的开支也就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