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农村还是吃大锅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影子,大姨家里的人口又多,挣得公分压根就不够吃。
韩家虽然算不上多富裕,但是家里六口人除了原主和韩母,其他人都是工人。
七十年代的工人很吃香,家里有四个工人,基本上不会缺吃的,省一省还能扣除一点接济接济乡下的亲戚。
韩家住在北湾子胡同,旁边就是南池子大街,距离大前门,也就是正阳门约2公里左右,步行过去大概需要二十分钟。
七十年代的路上除了公交车以及公务车之外,基本上没有私家车。
短短的两公里的路也不没必要去做公交车,原主返城有一段时间了,又没工作,兜里比脸还干净。
哦,不对。
裤兜里还有七毛五分钱,这钱他也留不住,待会他准备按照剧情一样,用这笔钱去买些水果让大姨带上,免得哥哥姐姐们私底下埋怨她常常空手上门。
李杰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还是得赚钱啊,私家车是甭想了,自行车总得搞一辆。
不过自行车可不便宜,像飞鸽、凤凰、永久这样的名牌自行车,一辆新车的价格在一百六七十块钱。
而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才三十块钱左右,但是这笔钱大半都得用在吃上,李杰进副本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七十年代四九城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比重)普遍在60%。
按照最极限的省钱方式,一个月存十三块钱,省上一年才能买得起一辆自行车。
然而,计划经济时代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东西的,但凡去商店买点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