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便轮到尚书房魁首拆卷了,此卷赢得了所有考官的一致称赞,且除了首场评为第一之外,第二场的论、判语、表等均冠绝全场,第三场的策论其切入点可谓让人眼前一亮,众考官纷纷自愧不如。
书吏继续唱名:“庚子号为尚书房魁首。”
庚子为答卷编号,在拆卷之前不知考生姓名便用编号替代。
“闽县士子林平之,为尚书房魁首!”
举荐此卷的同考官袁信说道:“是他?盛传一时的小三元林平之,没想到此子治《尚书》的功力也如此精深,不愧为名儒陈献章的高徒!”
张元桢说道:“哦?此子竟然师从白沙先生,难怪。。。难怪。。。”
待到五经魁定下之后,便要开始排名了,张元桢向堂下众人说道。
“此次乡试解元林平之,亚元林庭昂,经魁伦文叙、张位、何孟伦,依次排序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纷纷回道。
“无异议!”
张元桢闻言松了一口气,至此此次乡试基本上结束了,只剩下明日放榜了,身上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了,刚刚起复便委任他担任乡试主考官,千头万绪让他年迈的身子骨有点吃不消。
距离放榜日越来越近,不少外地士子仍然逗留在福州城,这些士子均是想早一点得知自己是否中榜,而不是等到榜文下发到各县再由当地官府人员上门报喜。
每三年一次的乡试,给福州城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期间官府所花费的巨额钱财自不必说,单单只是应试士子日常开销便让当地的农户、商人大赚一笔,应试的士子不乏有豪富之家,所以每次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