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又问日本棋手小林光一。小林光一直白的说:“他们在日本的地位不如我。”
其实,除开日本的文学爱好者们,这两位日本作家的名气甚至不如给余切写过报道的松永二平,至少松永二平常常在《朝日新闻》上写专栏,这可是一个全日本有六分之一的人订购的报纸。
随行记者很不满意,又去问聂伟平。
聂伟平就很懂事了,把这两个日本作家吹的天上少有,又说他们的在日本各大书店都能看得到,是青年一代中的偶像人物。
消息就这么发回国内,大众忧心忡忡,不知道余切是不是真的能拿到大奖。
余切的敌人太强大了,日本文学太排外了,他去日本究竟要面临什么样的打压和委屈?
余切再一次来文学院的进修班,接着上一次的作业讲课。
“归来的作家,主要指的是五六十年代那一批作家们,他们在过去二十年减少或是放弃了文学创作,前几年重新回归文坛。但为什么归来的作家归来后没什么动静了?这是我上一堂课留下来的作业。”
余切当堂念出了学员们给出的答案:
“创作比较保守,没有引入新的理念……嗯,这个不错。你过关,谁写的?”
苏彤站起来道:“余老师,这是我的答案。”
“你分析的很好,有句话是‘我们三十岁之后总是在不断重复三十岁之前的故事’,对于家来说更是这样。很多归来的作家们年轻时生活在民国甚至清朝,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我们建国之后虽然贫穷,却有个基本的安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