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说好的工业基础薄弱呢?厉害了,我的钳工!(1 / 6)

    “土建等工作,都有严格的技术指标,按照任务去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谢威不明白肖刚诉苦的目的。

    要经费?

    多加一分钱的经费都不行,哈工大自己的经费都开始变得不充足起来了。

    “如此工程,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配套之前同样不完善。建造难度肯定大的!不过,大压机对工业制造实力的提升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以后再建造大型零部件也有经验可借鉴……特别是你们一次浇筑720吨钢水的活动横梁……”

    李瑞开口说道。

    一次浇筑720吨活动横梁,并且成功,创造了全国记录。

    可惜,项目处于保密状态,如此能振奋国人心的成果没法公开,让全国人民一起分享喜悦。

    谢威也感慨。

    由于材料、制造工艺、设备等远不如二十年后,最初他还担心无法浇筑成功:720吨的钢水,需要6个120吨重的钢包同时浇筑,不仅需要保持每个钢包内钢水完全一致,还必须保证铸造过程浇筑的毛坯内不能有太大沙眼、气孔等。

    在上级的支持下,二重从几个钢厂借调了多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跟工人,十多位专家跟他们一起在讨论、论证方案长达17个月才最终确定浇筑方案。

    现在这根全国最重的单个零件,也许是世界上最重的单个零件,可没有国外这方面的数据——禁运呢!

    “横梁还在加工,目前正在安装立柱……”

    肖刚急忙说道。

    很快,几人就上了车。

    从降落的飞行学院小机场到二重还有将近30公里的路,谢威跟李瑞两人与肖刚、张德文坐一辆车,一路上倒是也把大压机的生产制造情况了解得不少。

    6.5万吨大压机比二十年后的8万吨大压机自动化程度低了很多,不然难度会更大。

    往往搞一样零部件,会发现连零部件生产的设备都无法满足生产条件……

    “还好不需要考虑工业化规模生产。”

    “拉倒吧!全球4.5万吨以上的大压机才多少台?规模化生产,即使有这生产技术跟工艺,哪里有那么多的生产业务?”

    李瑞没好气地看着肖刚。

    连谢威都对肖刚有些诧异。

    “谢威提供的复杂工程系统管理办法真的好用,把各个生产节点分开,各个系统也按照如此细分,就如同一棵树跟枝丫一样,管理上比之前不知道提升了多少,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