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十号工程,提前12年首飞!(5 / 6)

考试就搞配套的各种技术,到80年正式启动,终于,这款战机提前了12年首飞。

    “好!好!好!马上就出发!”

    谢威激动地接连说了三个“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只要10号工程首飞成功,后续试飞结束,我们的PL-4GG,也就有了测试平台。”

    “……”

    张鸣秋没想到,谢威的思维自己还是赶不上。

    十号工程,空军跟国防科工委在这几年投资加起来超过了4亿,哈工大投入超过6亿,这还不算配套技术项目的所投入的经费。

    要不是这两年哈工大的交换机有部队给的业务、微型计算机市场还还不错,前前后后加来卖了上百台,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开支。

    首飞了,不就是可以从空军那边要订单了么。

    研发投入的经费,也就有了回收的机会。

    结果谢威却说PL-4GG有测试平台了。

    谢威顾不得手上其他事情,不到两个小时,122厂那边通知运-11已经做好起飞准备,就跟刘德宝等人向着122厂赶去。

    十号工程,在第一架样机生产出来,论证了方案后,其他的样机都是在蓉城的132厂生产。

    连静力实验也都是在132厂制造。

    只为了建设132厂的生产线。

    “其实,112厂这边条件更好,学校到112厂的距离也近……”

    对于谢威非得把十号工程的战机放到132厂生产,很多人不理解,“132厂那边有自己的技术室,一直跟611所的竞争都没停下来,现在依然在坚持改进歼-7……”

    “这样可以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啊。”

    谢威回答道。

    总不能说自己担心把歼-10放在112厂生产,最后成洛马就不在了,歼-20跟银杏叶等后续隐身机型都受到严重影响吧?

    “唉~咱们距离国际先进还是差太多了。”

    刘德宝叹了口气。

    十号工程到现在,已经在技术指标上做出了不少的妥协。

    为之配套的核心机,目前还没研制成功,最终现在的十号工程就只能选择涡扇-6G发动机,推重比只有7.05,没法跟进口的AL-31以及涡扇-10比。

    “只要有了基础,一点点改进就行了。至少在雷达上没有问题,探测距离直接达到了110公里。”

  &nb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