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厂技术部按照你之前留下的方案,设计了好几款功能更多的电饭煲,还没上市呢。”
“我说的剥离,不是全部放弃!技术研发这块保持住,选择靠谱的代工厂,把技术跟生产转移出去,红光厂不再生产,但是销售渠道得掌握着。利润我们拿五成就是了。”
已经培育出来的品牌,谢威不愿意就此放弃。
品牌溢价,占据商品售价很大比例。
国际同类型产品会逐步涌入,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到时候利润最高的高端市场都会被国外产品占据。
“这跟现在也没啥区别啊!”
谢建国不解地看着谢威。
只是不生产。
现在红光厂的生产也只占很少一部分,只是掌握着核心零部件生产而已。
“时间不早了,吃饭完再说吧。过年我哪里都不去。哪有过年到处跑的?讨口子也有个自己的年!”
刘梅一脸不乐意。
听到谢威回来,她已经通知了娘家,哪怕从蓉城到娘家只有两百多公里,从谢威上学开始,几乎很少回家。
当初谢建国工资不高,一家四张嘴,定量又供应不上,娘家没少接济。
所以,谢建国在当厂长后,第一时间把刘梅娘家的几个年龄符合要求的孩子给招进了红光厂。
这次刘梅准备让谢威见见娘家人,修复一下已经生分的亲情。
“妈,都改革开放了!思想观念也得跟着改变,才能跟时代共同进步。”
谢威刚才看到老娘的失落了。
老娘的心思,他能理解。
特别是记忆中的原主上初中时,吃得也厉害,还不爱吃粗粮,当着大队长的外公没少接济。
可谢家现在真不能见家里亲戚。
谢建国往厂里弄了太多亲戚。
跟当初的许志辉那伙人最大的不同是谢建国没收任何人好处。
“追求进步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老了!”
刘梅赌气地说道。
“吃饭,吃饭。”
谢建国知道刘梅的心思,刘梅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想让娘家见识儿子的优秀。
谢威没再说话,默默地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