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啪~”
谢威打了一个响指,“回答正确,不过没有奖励。”
“……”
面对谢威如此态度,两人直翻白眼。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啥梗?
“我们需要更大的市场!而这市场,在一开始不一定需要赚很多钱,但是必须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知道为什么?”
谢威一脸笑容地看着两人。
吴涛差点暴走,很想骂谢威:谁特么的知道为什么?
要是知道,现在还纠结个球啊!
那可是涉及到好几百万,甚至好几千万。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高价,还会持续。
卖得越多,校企办的利润就少了越多。
就连王征,此刻也不理解谢威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脸急切地想要等待谢威解释具体内情。
“还是涉及到校企办最核心的任务:技术成果转化!校企办搞的工厂,都是为了打样。真正的发展,在于跟红光机械厂、花都油脂化工厂的合作,由生产工厂来负责生产,我们负责市场研发……”
谢威并没有太过吊两人胃口,详细地给两人介绍为什么要如此。
资本的那一套,谢威可以说是玩得炉火纯青。
在这年头的中国,效果绝对超乎常人想象的好。
无他。
就是利用目前校企办手里的工厂来给外界传递一个信息:哈工大的技术,可以快速开拓市场,并且形成规模效应,带来丰厚的利润。
花都油脂化工厂、红光机械厂是采取合作模式;14厂跟买来的电子管厂,则是校企办自己的企业。
不管是校企办下属企业还是跟校企办合作企业,双双获得成功,就会给人一种潜意识:只要跟哈工大合作,从哈工大拿到技术转化成产品,就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赚取大量利润。
如此的结果之下,校企办根本就不用去到处寻找合作单位,只需要等着寻求合作的单位上门就好。
一开始,上门寻求合作的单位肯定不会多,毕竟在市场经济初步阶段,整个国家什么都缺的情况下,只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企业不仅能生存下去,甚至能在国内的行业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上门寻求合作的单位多了,校企办就能选择基础更好的进行合作。
实力越强的单位,跟校企办合作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