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说着,远处传来摩托艇的轰鸣。两人出门望去,只见一艘军用快艇破浪而来,船头站着两名穿制服的军官。张花城眉头一皱,转身往灯塔方向走去。
十分钟后,他在灯塔办公室见到了来人。为首的女军官三十出头,肩章显示她是国安某特别行动组的副组长,名叫林晚。她递上一份密封文件:“张队长,上级批准你参与‘白桦回声’联合行动,代号‘守夜人’。”
“什么行动?”
“陈德海虽已被暂停职务接受调查,但他名下仍有三处绝密档案库未移交。其中一处,据可靠情报,藏有当年‘清尘计划’真正的执行名单??包括至今仍在职的十余名潜伏特务。”
张花城瞳孔一缩:“你们怀疑他们还没收手?”
“不止。”林晚声音压低,“过去三个月,全国已有七名参与复查工作的干部遭遇‘意外’。交通肇事、煤气泄漏、突发心梗……手法干净得不像巧合。”
“所以你们需要一个不在系统内的人。”
“你需要的不是一个身份。”她直视着他,“而是一个能穿透三十年迷雾的眼睛。你是唯一见过岳振国遗物、听过《春雷》录音、接触过修表匠的人。你不是棋子,你是钥匙。”
张花城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要见岳金丝。”
“她已在前往北京的路上,准备出席中央纪委的听证会。但临行前,她留了一句话给你。”
“什么?”
“她说:‘如果爸爸能活到今天,他会选择战斗,而不是沉默。’”
那天傍晚,张花城独自驾船出海。渔船缓缓驶过老鲸嘴,夕阳将海水染成金色。他停在岩穴外,望着那片曾藏匿铁盒的阴影,忽然觉得整座山都像在呼吸。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机,按下播放键??《春雷》的杂音再次响起,女声低沉而坚定。这一次,他听出了背景里的细微节奏,像是摩尔斯电码的残迹。他取出笔记本,一边听一边记录:滴滴滴滴、哒哒哒、滴滴……
解码后,是一串坐标:**北纬43°52′,东经126°07′**。
这不是集训营的位置。
也不是任何已知军事设施。
他翻出旧地图对照,发现这个点落在长白山深处的一片原始林区,靠近中朝边境,标注为“废弃气象观测站”。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巡逻队骨干开会。王琳也在场,听完汇报后脸色发白:“你要去那里?”
“必须去。”
“可那是禁区!没有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
“正因为是禁区,才更要去。”张花城盯着地图上的红圈,“岳振国说过,‘最大的危险来自权力顶端’。如果陈德海真的藏了最后的底牌,一定不会放在明面上。”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