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吾家病娇初长成10(1 / 4)

他们沿着蜿蜒的官道和崎岖的山路,跋涉了整整七天。

七个昼夜里,他们露宿过能挡风遮雨的山洞,也蜷缩过冰冷刺骨的草丛;用清冽的溪水擦拭身体,也啃过最硬最冷的干粮;遇到过不怀好意的打量,也得到过零星善意的施舍。

一路风餐露宿,提心吊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走了过来。

当翻过最后一道山梁,浩瀚无垠的碧蓝大海骤然撞入眼帘时,两个孩子都愣在了原地,屏住了呼吸。

海天相接处,帆影点点。而依偎着这片蔚蓝海湾的,是一座他们从未想象过的宏伟城池——海州城!

巨大的青灰色城墙巍然耸立,远比清水县的土墙高大坚固数倍。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喧嚣鼎沸。

装载着奇异货物的驼队、装饰华丽的马车、挑着鲜鱼海货的渔民、穿着各色服饰、口音各异的外地商贾……构成了一幅无比繁忙而生动的画卷。

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海风、香料、茶叶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货物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气味,浓郁而充满活力。

“这就是海州城?”江暮云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震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怯意。

栖霞村和清水县的规模,与眼前这座巨城相比,简直如同尘埃。

邵庭也被这扑面而来的繁华与气势所慑,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轻轻拉了拉江暮云的手:“哥哥,我们进去吧。”

走进城门,内部的景象更是让他们眼花缭乱。

宽阔平整的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旗幌招展。

酒楼茶肆人声喧哗,银号当铺门庭若市,售卖丝绸、瓷器、珍玩、海鲜干货的店铺琳琅满目。

码头上传来的号子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轱辘声、商贩的叫卖声、不同口音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片独属于大港城的喧嚣交响乐。

相比清水县居民对外来者警惕审视的目光,海州城的百姓显然见多了南来北往的客商。

他们穿着清贫的旧衣走在街上,周围的行人大多行色匆匆,甚至懒得多看他们一眼。

这里既有和他们一样为生计奔波的普通百姓,也有穿着绫罗绸缎、被仆从前呼后拥的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

那些人的世界光鲜亮丽,与他们隔着巨大的鸿沟,是他们绝对招惹不起的存在。

江暮云紧紧拉着邵庭的手,在熙攘的人流中小心穿行,既为找到安身之所而松了口气,又被这陌生的庞然大物般的城市激起了新的不安和茫然。

安顿下来的首要问题,就是谋生。

江暮云很快发现,海州城的机会确实远比小地方多。

码头的货栈、街市的店铺、甚至一些作坊,都贴着招收帮工、学徒的告示,其中不少活计确实需要他这样半大的少年郎。

他鼓起勇气询问了几家。

“码头扛包?一天十五个铜板,管一顿午饭!但要能扛得起百斤麻袋!”一个工头模样的壮汉上下打量着江暮云还算结实的身板,粗声粗气地说。

“绸缎庄学徒?包吃住,没工钱,学三年出师!”一个穿着体面的掌柜拨拉着算盘,眼皮都没抬。

“渔行帮忙分拣杂鱼?一天十个铜板,腥气重,活儿累,干不干?”一个满身鱼腥味的老伯吆喝着。

虽然工钱微薄,活计辛苦,但至少有了希望。江暮云仔细记下这些信息,心里盘算着哪份工更适合,更能兼顾照顾弟弟。

然而,轮到邵庭时,情况就艰难得多。

他年纪太小,身体又明显带着病弱的痕迹,脸色苍白,身形纤细。无论他去问什么活计,得到的回应几乎都是摇头、摆手、或者不耐烦的驱赶。

“这么小能干什么?别添乱了!”

“我们这儿不要吃闲饭的!”

“病怏怏的,万一累倒了还得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