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几事不密则害成(1 / 9)

一年两季?产量翻倍,你们要不要听听你们在说什么?

“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各郡的粮食已经在运往长安的路上。”

像是看出有人的不信,不用着急,很快他们会能够亲眼见到的。

中科院的人……

提高粮食产量的事,刘徽再三叮嘱他们用心研究,可是,产量提高是提高了些,一年两季是什么鬼?

缩短了粮食的生长周期。

可这一年两季,就他们所知的气候,怎么可能。

重点更是,刘徽还在让人弄出一年三季的水稻?

但凡这样的事换成别人说出,那肯定要挨骂的,无奈中科院的人此番对上的是刘徽!

刘徽说可以的事,问问他们好了,什么时候不成?

用刘徽的话来说,不成只能是人的问题,方向不对,方法不对。

那就换一个方向。

所以,中科院有人蠢蠢欲动,“陛下,臣请往百越。”

“陛下,臣请往百越。”

有同样想法的何止一个,半数以上中科院的人都想找刘徽去了。

刘彻……一句话都不用说,刘徽照样可以让人想跟她混。

可是,刘彻能够感受到他们真心想去寻刘徽,难道他们以为刘彻不想。

刘徽在身边的时候刘彻用得何其顺手,刘徽生财有道,能人忠心的人刘徽用心培养,还能压着一个个不安分世族不得不安分,刘彻省了多少烦心事。

以前刘彻跟刘徽要钱,要多少刘徽给多少,压根不用刘彻为了钱的事操心。

手底下的生意有问题,刘徽会禀告刘彻,如果涉及朝堂上的人,该如何处置,一切依法。

反正不管事情怎么去解决,都是刘徽在操心。

现在不一样了。

刘徽手里的生意交回朝廷,交由国家来管。

朝堂上的官员为了争权,为了争利,手段是层出不穷,朝堂上一天天的让人闹得不可开交,烦心的事一桩接一桩。

最可气的还是,钱在以肉眼可见的缩减。

钱,那都是刘彻的钱。

结果眼下让人中饱私囊,他让人去查,愣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他一开始就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