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功?”
刘徽知道汲黯的意思,君子,小人,在官场上轻易的界定黑白,怕是刘徽要无人可用。
“功过是非,端看谋一时之利,或谋万世之利。
有人能助我收服匈奴人,我岂能不用。
小人又如何,小人于我有用,我便用。
汲中大夫不喜,便不去吧,我来处理。”
刘徽不为难人,既知汲黯不喜于小人,别让人脏了他的眼,她自己去就成。
汲黯张了张嘴,想劝,话到嘴边又不知道从何劝起。
大道理刘徽明白,她巴不得全天下都是君子,没办法,世间多是小人。
小人,用到合适的地方便是可用之人。
刘徽端看那人合不合用,而不会考虑因此而产生的影响。
此举,和刘彻用人时何其像。
汲黯是真恨!
但凡刘彻是无能的君王,刘徽是不谙世事的公主,他都不会心情复杂。
父女一样洞若观火,知小人与君子,偏他们也不算是有意压君子,架不住小人太懂投他们所好,急于他们所急,父女二人都一致重用小人。
“长公主。”
汲黯劝不动刘彻,想着能够劝住一个刘徽也好。
可惜,刘徽道:“汲中大夫,朔方城若能大治,其功在汲中大夫。”
汲黯治理地方,教化于民,本事是有的,不过朔方城的情况有些复杂,如何将匈奴的奴隶也教服,有些事汲黯并不愿意去做,刘徽无意强人所难。
有原则的人难得,既如此,更应该养着,容着。
刘徽知晓区别对待,不同的人要用在不同的位置,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办好事情。
没有让汲黯跟上,刘徽去见匈奴人。
其实近些日子养了匈奴奴隶,从他们口中刘徽知道不少信息,乡间百姓,人最多,得到的信息其实是最及时的。
利用他们,如同刘徽一直利用朔方城百姓,让他们帮忙对付世族一样,匈奴奴隶也可以是刘徽用来对付匈奴的一把利刃。
对付老实人用老实办法,不老实的人,怪不得刘徽对他们用非常之法。
此时,在狼吞虎咽的人,听到一阵脚步声,急忙抬起头,见到刘徽时顾不上吃,急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