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了的东西,满目的惊奇。
这些东西,他都见过,这些都是回程这一路上他们路过集市时见过的特产和玩意儿。
“娘,这都是李莲花带来的?是我回房了以后他去莲花楼取来的吗?”
方多病用手指着一匣子胭脂,“这东西,我怎么没见他买呀?”
“傻小子,你要是有李先生一半聪敏,娘也就不担心了。”
何晓慧说着摇了摇头,“这些走的都是驿站,这几个月来,一点一点送来的,不知不觉的便攒了这么多样品。”
“样品?”
方多病挑了挑眉头,“这些都是样品?”
“可不嘛,”
何晓凤摇了摇手指,将一边的蜡烛又挑亮了些,“晚上吃的那些蘑菇,两个月以前就寄到山庄里来了。”
“两个月以前?”
方多病傻了眼儿,按照路程计算,李莲花买那些蘑菇干的时候,他们还在南胤境内。
“对呀。”
何晓慧点了点不远处的八宝木锁,“这是和蘑菇一同寄来的,还有这盒胭脂,也是南边的东西,是一个半月以前收到的,这几个月,驿站的小哥,几乎是隔个两三天就要跑来咱家一趟。”
“啊?”
方多病满眼的疑惑,又叫了一声娘,“这、这是为什么?莲花要做什么?”
何晓慧见儿子眼神儿清澈的能养鱼,抿唇笑着抬手点了点儿子额心,“真是一点儿经商的天分也没有。”
忽而她又叹了一口气,有些唏嘘,“真是像足了二妹,一颗心思都放在了江湖上。”
“好啦,好啦,大姐,你就快告诉小宝吧,一会儿把他急哭了,李先生该来找咱们麻烦了。”
何晓凤急忙岔开了话题,这一说到二姐,大姐又要伤心,这样好的日子,可不能让大姐和小宝伤心。
“你呀,你呀。”
何晓慧点了点自己小妹,将眼中的泪意咽了下去,指着桌上的东西给自家儿子解释,“这就是李先生的良苦用心了。”
见儿子还在呆,何晓慧等了一会儿,便和颜悦色的给儿子讲起了生意经,“小宝,生意买卖想要赚钱,最重要的便是控制成本。”
“货物的质量很重要,可我们做生意,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赚钱啦”
何晓凤怕大姐累着,便接口说道,“这些东西的购买时间、地点、价钱和各个驿站的银钱价目,都被记在了那本小册子上,我和你娘亲,只要将收到这些东西的时间记好,这样一对比,便能知道它们在路上的时间和成本,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哪里的驿站可靠,哪里的不可靠。”
“路上的成本?”
方多病歪头看着小姨,“咱家不是有商队吗?”
何晓慧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朗声笑道,“傻小子,要是官家的驿站能用,咱们当然能省下这部分成本……”
“小姨,那大骗子现在到底藏哪儿去了?”
方多病低声喝问了这一句,见小姨似是被他吓住,他咬了咬后槽牙,转头看着娘亲,便又委屈巴巴的说道,“他骗我说他不懂经商之道。
一路上做了这么多事儿,竟然连一个字都没和我说过……”
“傻小子,他可是四顾门的门主,怎么会什么都不懂呐?”
何晓慧被儿子逗得哈哈大笑起来,转身去书柜边上,拿了一个匣子出来,打开了盖子,在儿子眼前晃了晃。
方多病伸手去接那匣子,却被娘亲避了过去,他睁圆了眼睛,心有不满的问道,“这些又是什么?”
“地契和房产……”
“一匣子?”
方多病揉了揉眼睛,“满满一匣子?”
何晓慧笑着点了点头,“这才是方才李先生交给我的东西。”
“老狐狸!
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