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画室烛光(4 / 5)

大道至简 袁竹 1886 字 2天前

水。回来时,看到她正翻着那本《庄子》,手指停在夹着银杏叶的那页,眼神温柔。“去年捡这叶子的时候,你还说我‘文人酸气’。”周苓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笑意,“现在倒天天揣着这本书。”陈迹在她身边坐下,将水杯递到她手里,指尖碰到她微凉的指腹,“跟着你,也染上点‘酸气’了。”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柔,“以后,不用再叫我老师了。”

    周苓握着水杯的手顿了顿,抬头时眼里闪着光,像落了星星:“那叫你什么?”“叫我陈迹就好。”他伸手从桌上拿起打火机,点燃了那支半截蜡烛——是庆祝时剩下的,烛芯还留着焦黑的痕迹。火苗“噗”地亮起,暖黄的光在墙上投下两人交叠的影子,像幅流动的剪影画。烛光摇曳中,周苓靠在陈迹肩上,头轻轻搭着他的颈窝,栀子香混着他身上的雪松味,缠在一起。

    “你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办小画展,只有三个观众,最后一幅画都没卖出去。”周苓的声音轻轻的,像在说悄悄话,“那天你请我吃路边摊的炒粉,说‘总有一天,我们的画能让更多人看到’。”陈迹收紧手臂,将她抱得更紧,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我记得,你当时还说‘就算没人看,我们也一起画下去’。”他想起拍卖会结束时,老藏家拍着他的肩说“你们撑起了北方画坛的未来”,那时他只觉得茫然,此刻抱着周苓温热的身体,感受着她靠在自己肩上的重量,才真正懂得:所谓“未来”从不是冰冷的拍卖纪录,也不是虚无的艺术成就,而是画室里的这束烛光,是怀中爱人的呼吸,是两人一起翻画册时的安静,是想起过往时眼里的笑意——这便是《老子》里“道在蝼蚁,道在稊稗”的真谛:大道从不在高远的哲思里,而在日常的一吻、一抱、一盏烛光中,在与爱人相守的每一个平凡瞬间里。

    周苓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描摹着陈迹手背上的纹路,那是常年握画笔留下的薄茧,粗糙却温暖。窗外城市的霓虹模糊成一片光晕,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投进来,与烛光交织在一起。休息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两人的心跳声、烛光偶尔的“噼啪”声,以及窗外掠过的晚风,偶尔卷起桌上的画纸,发出轻微的声响,共同谱写着属于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