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千石林归鸟?辞客剩孤吟(2 / 4)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2810 字 22小时前

的青芒射向守疆松——松枝轻颤,落下一片松针,针上泛着极淡的金光,那是松魂的“护主誓约”。“待诸事妥当,吾必返南宫,与陛下共破玄通奸党,永绝蚩尤之患。”

太上皇默然点头,目光扫过坪上归巢的巡疆鹊——鹊群挤在巢中,喙中仍衔着魂息丝,丝上泛着宣府的光痕,似在诉说边军的坚韧。他忽觉自身竟不如这归鸟:归鸟有巢可依,有群伴相暖,而他三百年困守南宫,身边仅余青冥子与阿苔,旧部或化草木,或散魂息,连宸居的旧影都只能在回忆中寻得。

他伸手抚过身旁的守疆松,松皮粗糙,却透着极淡的温意——那是兵魂的余温,松皮上刻着极小的字迹,是“苍玄”二字,乃三百年前苍玄在此巡林时,以兵魂为墨所刻,今仍泛着红光,似在与他的伏羲血脉共鸣。这株松正是青冥子初来时提及的“石缝松”,当年生于神鳌翅骨的裂缝中,遭霜雪摧折却不折,今已枝桠凌云,松冠覆雪仍直,松针间的巡疆鹊巢,似在松魂的守护下格外安稳。

“先生此去,需多久?”太上皇问,指节不自觉摩挲松皮上的“苍玄”二字,指尖传来兵魂的细微颤动,似在安抚他的心神。松针上的护魂霜落在他的手背上,融成极细的光丝,钻入他的血脉,似在压制体内的戾气。

“少则月余,多则三月。”青冥子藜杖轻挥,那片松针飘至太上皇袖上,针上的金光与袖中的京营旧符相触,符上“镇天”二字忽亮,映得松针上浮现出伏羲蓍草的纹路,“陛下切记,千石林松有直性——此性非草木之性,乃京营兵魂的‘忠勇之性’,虽生于石缝,遭霜雪,亦不改凌云之姿,亦不忘护主之誓。陛下困南宫,如松困石隙,只需守定‘护苍生’之本心,不随蚩尤戾气扰,不被玄通奸计困,不被自身茫然缚,待吾归来,必能共破困局,重归宸居。”

太上皇拾袖上的松针,针上的护魂霜已消融,凉意透袖,恰如青冥子初来时藜杖玄珠的青芒——那青芒曾驱散他三百年的孤寂阴霾,如今这松针的凉意,似在提醒他:兵魂仍在,守护未绝。他望着青冥子,眸中满是不舍,眸底泛着极淡的水光,那是三百年压抑的情感,在离别之际难掩:“先生此去,南宫仅余朕与阿苔——阿苔虽能引兵魂余息,却仅够守石林外围;朕的伏羲血脉灵力,因戾气侵体已渐弱;玄通若借此时机用‘蚀魂墨’染更多仙官,蚩尤若趁机引戾气破玄冰狱外围,恐难抵挡。”

“陛下勿忧。”青冥子自怀中取出三枚“清心符”,符纸非寻常纸,乃终南松魂与伏羲蓍草纤维混织而成,符上绘着“松魂护心纹”与“伏羲八卦纹”,两纹交织,泛着淡青的光,“此符乃终南松魂与蓍草仙翁共制,外层松魂纹可阻戾气侵体,内层八卦纹能定本心、防惑咒;若遇玄通异动,或蚩尤戾气骤增,燃符即可传讯于吾——符光会借终南玄真池的灵脉,瞬息传至吾处,吾必即刻赶回。”

他递过符,又补充道:“阿苔乃京营小兵阿青魂化,与千石林兵魂相连,可借神鳌灵脉传讯于各草木兵魂,若遇危急,她能召松魂为障、苔魂为缚、枫魂为刃,暂阻敌势;京营旧符与镇厄新印相契,二符同燃,可引伏羲血脉与混沌之芯的共鸣之力,形成‘镇厄护阵’,玄冰狱外围的封印可固三月无虞。”

太上皇接过清心符,符纸温软,似含松魂的暖意与蓍草的清灵,他小心藏于袖中——符纸与京营旧符相触,二符同时泛光,青金色的光链绕腕一周,似在形成临时的守护屏障。二人并肩向石林门行去,沿途的巡疆鹊不再畏寒而鸣,而是跟着他们飞,翅尖的护魂霜落在雪径上,形成一道极淡的光痕,似兵魂在为他们引路。

雪径旁的守疆松纷纷轻颤,松针指向玄冰狱的方向,似在预警;石凳上的“巡林记”字迹全亮,似兵魂在无声相送。残阳将二人的身影拉得修长,映于雪径的光痕上,身影与光痕中的兵魂虚影重叠,似三百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