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官官相护难阻,铁笔写春秋(2 / 5)

上面有十几人的签名,墨迹却新旧不一,显是伪造。

谢渊将“怨言录”扔在案上,冷笑出声——赵伦身为漕运总督,本应督漕粮、查弊案,却沦为士绅的传声筒,官官相护竟到如此地步。他召来秦飞,指尖点在信中的“漕卒哗变”四字:“去查赵伦与徐阶的往来账目,尤其是苏州恒昌票号的流水,另外,宣府卫的漕卒,派玄夜卫暗探盯着,看是否有士绅的人接触。”秦飞躬身应道:“大人放心,属下定查清楚,绝不让他们借漕卒作乱。”

写第二封回信时,谢渊特意附上玄夜卫查到的“江南士绅匿报田亩清单”,清单上详细记录着徐阶、王琼等士绅的族田亩数,甚至标注了“某田在吴江,借寺庙之名匿报”“某田在嘉兴,挂官田之户免缴”。信中写道:“赵总督既忧哗变,何不先查士绅匿田?漕卒怨言,非因改革,乃因士绅私吞粮饷,致卒无饱食。若总督愿同查贪腐,渊愿与你共担朝堂非议;若仍护私弊,渊必奏请陛下,查漕运总督署所有账目。”

第二封回信送出第五日,第三封书信到了,这次是江南士绅集团的“说客”——致仕的户部尚书周忱所写,信中满是“故旧情谊”:“谢贤弟:昔年你守德胜门,愚兄曾捐银助军,今漕运改革,若过严,恐伤江南士绅之心。某等愿补缴漕粮五万石,望贤弟将‘核田亩’改为‘自愿申报’,给士绅留余地,亦给贤弟留退路。”信末还提了一句:“刘焕尚书昨日还与某论及你,说‘漕运事急,需缓进’。”

谢渊看着“刘焕尚书”四字,心中一沉——户部尚书刘焕掌漕粮核算,竟与士绅互通声气,难怪之前请拨边军冬衣,他百般推诿。他翻出秦飞刚送来的账目副本:赵伦去年从苏州恒昌票号支取银十万两,其中五万两转入刘焕的妻弟名下,备注是“漕粮损耗补偿”——所谓“损耗”,不过是贪腐的遮羞布。

他写第三封回信时,没有提周忱的“故旧情谊”,只附了赵伦与刘焕的账目副本截图(玄夜卫从票号账房抄出):“周大人既提故旧,当知渊守德胜门,非为士绅捐银,乃为守苍生。今漕运总督与户部尚书勾结,私分漕银十万两,清单在此。士绅补缴五万石,仅及私吞之半,何谈‘留余地’?若真为社稷,当缴全匿粮,再辞‘优免役’之权,否则,渊必奏请陛下,查抄苏州恒昌票号所有流水。”

信送出当日,谢渊便让杨武拟《漕运查账疏》,奏请“派玄夜卫北司与御史台联合查漕运总督署、江南各府田亩册、苏州恒昌票号流水”。疏文递入乾清宫,萧栎虽仍病重,却立刻朱批“准奏”——帝王也知,漕运积弊不除,边军难安,社稷难稳。

查账疏奏准的第二日,第四封士绅书信到了,这次竟用了“血书”的噱头——信纸上沾着几滴鸡血,字迹潦草,是徐阶的次子徐璠所写:“谢渊!你若再查漕运,某便率江南士绅上京叩阙,告你‘苛待士绅、扰乱地方’!昨已派人联络宣府卫漕卒,若你不罢查,便让漕卒断粮,看你如何向边军交代!”信中还夹着一张漕卒的“断粮声明”,上面有三个漕卒头目的签名,秦飞辨认后,说“皆是徐阶的佃户,并非真漕卒”。

谢渊将“血书”扔在火炉旁,火苗舔舐着信纸边缘,像在吞噬士绅的虚张声势。他召来秦飞,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徐璠派人联络漕卒,正好,让玄夜卫暗探扮成漕卒,混入其中,录下他们的煽动之词;另外,查徐阶的佃户,看有多少被强征冒充漕卒,若有,立刻解救,送回江南。”秦飞躬身道:“大人放心,属下定让他们的‘哗变’计划,变成自投罗网。”

第五封回信,谢渊写得极短,仅三十字:“徐璠:鸡血充血书,欺人耳;佃户扮漕卒,愚人目。若敢断漕粮,便是谋逆,渊必斩立决。”信送出时,他特意让亲兵将徐阶佃户被强征的证据,一并送到江南各府的知府手中——他要让地方官知道,士绅所谓的“护民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