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走程序?臣此举全是为了护驾,何来‘欺君罔上’?”他转向萧栎,躬身道:“陛下,臣愿以祖宗爵位担保,所言句句属实!若有虚言,甘受削爵之罚!”
定国公立刻附和:“陛下,成国公忠心耿耿,岂会说谎?谢大人恐是与勋贵素有嫌隙,故意刁难!”其余勋贵亦纷纷陈情,殿内一时又吵作一团。
谢渊心中清楚,勋贵集团盘根错节,萧瑛背后有十余位国公、侯、伯支撑,若仅凭口头辩驳,难以服众。他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本簿册,高举过头顶:“陛下,此乃兵部存档的《京师保卫战兵力调度册》,详细记录了战时各城门、宫苑的防守兵力及调度情况。其中南宫由羽林卫三千人驻守,乾清宫由锦衣卫五百人守卫,皆有将领签字画押,从未有‘成国公家兵’参与防守的记录!”
萧栎接过簿册,仔细翻看片刻,眉头渐渐拧紧:“萧瑛,此册为何与你所言不符?”
萧瑛额头冒汗,却仍狡辩:“陛下,臣的家兵是暗中护驾,未登记在册,羽林卫与锦衣卫未必知晓!”
“暗中护驾?”谢渊上前一步,目光如炬,“成国公,家兵三千并非小数,暗中调动需经过宫门、街道,守城将士岂会毫无察觉?且臣已命玄夜卫核查你府中家丁名册,成武八年京师保卫战期间,你府中家丁仅八百人,且多为老弱,何来三千家兵?”这是他昨日命秦飞加急核查的结果——萧瑛府中实际家丁仅八百,所谓“三千家兵”,纯属虚构。
萧瑛浑身一震,再也说不出话来。席上的勋贵们见状,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王瑾等攀附官员也面露尴尬,悄然坐回原位。谢渊看着萧瑛慌乱的神色,心中却无快意——他知道,萧瑛只是冰山一角,勋贵集团借“军功”谋私并非首次,此前已有多位侯爷虚报家兵人数,冒领军饷,只是碍于其家世,未敢彻查。今日既然撕破脸,便需一查到底,以儆效尤。
“陛下,”谢渊躬身道,“成国公虚报家兵、冒称护驾之功,已犯‘欺君’之罪;且臣怀疑,勋贵集团中尚有多人虚报家兵人数、冒领军饷,恳请陛下命兵部、户部、玄夜卫联合核查勋贵家兵名册及粮饷发放情况,彻底清除积弊!”
萧栎沉吟片刻,终是颔首:“准奏。谢渊牵头,刘焕、周显协同,三日内拿出核查方案,一月内完成核查,若有冒领军饷、虚报人数者,严惩不贷!”
核查方案的制定远比想象中艰难。次日清晨,谢渊召集刘焕、周显及兵部、户部、玄夜卫的官员在御史台议事,刚提出“逐府核查家兵名册、比对粮饷账目”,户部侍郎陈忠便提出异议:“谢大人,勋贵庄田遍布京郊,家兵多分散驻守,逐府核查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易引发勋贵不满,恐生事端。”
谢渊知道,陈忠的岳父是怀远侯,属勋贵集团,这番话实则是为勋贵开脱。他冷声道:“陈侍郎,冒领军饷是‘欺君之罪’,若因怕生事端而放任,便是对陛下不忠、对百姓不仁。户部需调出近三年勋贵家兵粮饷发放账目,玄夜卫需核查家兵实际人数,兵部则对照名册核验,各司其职,不得推诿!”
周显立刻附和:“谢大人所言极是,玄夜卫已抽调两百校尉,随时可待命核查。”刘焕也点头道:“户部会全力配合,调出粮饷账目。”陈忠见无人支持自己,只得闭口不言。
方案既定,核查随即展开。第三日,玄夜卫便查出怀远侯虚报家兵两百人,冒领军饷白银三千两;第五日,兵部发现定国公家兵名册中有五十人实为亡故家丁,却仍在领饷。消息传回御史台,谢渊命人将证据整理成册,准备呈给萧栎,却接到周显的密报:“成国公暗中联络十余位勋贵,欲联名弹劾大人‘苛待勋贵、动摇国本’。”
谢渊心中一凛。他明白,勋贵集团不会坐以待毙,定会反扑。他当即决定,先拿怀远侯开刀——怀远侯是陈忠的岳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