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宫女闻之请赴前,蛾眉不画换戎衫(6 / 7)

>

“赵大叔,您说苏姑娘和春姑娘会不会在宫门等咱们啊?”王小二有些紧张,右手紧紧攥着木牌,指腹蹭过光滑的木面。赵老栓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放心,咱们守了西直门,救了京师,姑娘们盼着咱们呢!”

一行二十余名痊愈的士卒,在亲卫队长李虎的带领下,往皇宫方向去。路上的百姓见了他们,纷纷让开道路,有的还递上自家做的馒头、咸菜,嘴里说着“谢谢将士们”。士卒们拱手道谢,心里满是暖意——这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认可,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到了宫门,远远就看见苏瑾、春桃和几名宫女站在宫道旁,手里捧着用布包好的东西。春桃一眼就看见赵老栓,挥手喊道:“赵大叔!王大哥!”赵老栓快步上前,把干野菊和烽火台模型递给春桃:“姑娘,这野菊是城外采的,晒干了泡水喝败火;这烽火台,是按宣府的样子雕的,给你留个念想。”春桃接过东西,眼眶泛红,赶紧从布包里拿出一双新布鞋:“赵大叔,这是我连夜做的,鞋底纳了二十层布,穿着结实,您守城门时别硌着脚。”

王小二则走到苏瑾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递上木牌:“苏姑娘,我……我又雕了朵兰草,加在木牌上,您别嫌弃。”苏瑾接过木牌,指尖拂过细腻的兰草纹路,心里暖暖的:“王大哥,我很喜欢,这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一小罐金疮药:“这是太医院给的上好金疮药,您左臂的伤要是疼,就抹一点,记得别碰水。”

宫门的侍卫见了这一幕,都露出了笑容,没人上前阻拦——他们早就听说了宫女们赴西直门助军的事,心里满是敬佩。士卒们和宫女们站在宫道旁,聊着前线的事,说着以后的打算,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直到宫门禁闭的时辰快到了,士卒们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赵老栓边走边回头:“春姑娘,下次我们休沐,再来看你!”春桃笑着点头:“好!我给你们做馒头吃!”

数月后,瓦剌使者带着议和的文书来到京师。萧桓命谢渊陪同使者参观西直门,向他展示京师的防务。使者站在城楼上,看着修缮一新的城垣、整齐排列的火炮,又听谢渊讲述西直门之战的经过——从孙乾殉国、士卒死战,到皇后捐饰、宫女送水,每一个细节都听得他神色凝重。

当听到“百名宫女登城送水,日送三百桶,助医官裹伤,伤卒感泣”时,使者停下脚步,伸手摩挲着腰间的佩刀,沉默了良久。他曾以为大吴只是有谢渊这样的忠勇之臣,却没想到后宫的女子也能如此勇敢,百姓也能如此同心。“谢太保,”使者转头看向谢渊,语气带着敬畏,“大吴不仅有铁血将士,还有贤德后妃、勇敢女子,上下同心,此等国家,岂可逆?瓦剌愿与大吴永结盟好,永不犯境。”

谢渊看着使者真诚的眼神,知道这不仅是对大吴军力的认可,更是对大吴民心的敬畏。他躬身道:“使者所言极是,两国和平,百姓之福也。”

议和之事定后,谢渊即刻入宫,向萧桓奏请设立“后宫助军督查员”。他跪在御书房的地上,手里捧着奏疏,语气恳切:“陛下,西直门之战,后宫助军功不可没,然周瑞贪私、王振阻挠之事,亦暴露出后宫助军无制度约束之弊。臣请设‘后宫助军督查员’,从六品,隶尚宫局,专司后宫助军物资的核验、调度,及助军事宜的协调,防止再出现贪私、阻挠之事,让后宫助军成为大吴危难时的常力。”

萧桓接过奏疏,仔细翻看,想起皇后捐饰时的坚定、宫女们赴城时的勇敢,又想起周瑞、王振的贪私弄权,深以为然。他放下奏疏,对谢渊道:“太保所言极是,后宫助军非一时之举,当有制度保障。尚宫局林女官此前统筹宫女赴城,公正可靠,就让她兼任此职,赐印信一枚,凡后宫助军事宜,皆需她核验签字,方可施行。”

谢渊谢恩起身,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