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雨前香茗方斟就分寸君臣俱寡言(1 / 6)

卷语

萧桓复位践祚,昌顺郡王萧栎(前成武皇帝)徙居外邸,杜门谢客,罕与朝臣往来,凡三月未入宫。

及石崇、徐靖既被软禁,镇刑司旧党余孽渐次就擒,朝局初定,栎始具表请觐,疏中称“念皇兄复位后理政繁劳,愿入宫问安,以尽兄弟之情”

,实则欲窥帝权稳固之态、朝臣站队之向。

萧桓览表,知其心却不点破,许之,密谕少保兼玄夜卫指挥使周显:“遣北司探子乔装内侍,随侍殿侧,默记栎言行,稍有异常即报。”

时萧栎所入偏殿,犹存成武旧迹:阶前海棠为栎昔年手植,虽半枯仍挺老枝;御案紫檀木上,尚留栎当年批阅文书的浅痕;唯案头玉镇纸已换“天德”

新刻,取代了昔年“成武”

旧物,炉中燃的龙涎香,亦非栎在位时爱用的茉莉香。

栎见此景,眸中闪过怅然,却转瞬敛去。

及与萧桓对坐,论及谢渊边防,则赞“谢大人镇边,忠勇堪倚,大吴无北顾忧”

;谈及旧党余孽,则言“此辈通敌乱政,当严惩以安社稷”

,每语皆循君臣之礼,不敢有片言及“成武旧事”

,更无半分逾矩之语。

此访非寻常宗室叙旧,实为天德朝皇权既定后,帝与前帝(宗室望)间的权力试探——萧桓以威仪驭局,观栎是否安分;萧栎以恭顺避祸,测桓是否容宗室。

终以“兄友弟恭”

之态落幕,殿内雨前茶香未散,二人皆默契不提权力之辨,然萧桓心中已决“立制束宗室”

之策,此访实为后续《宗室管理制度》修订埋下伏笔。

偏殿海棠半枯,老枝映窗;御案玉镇纸新刻“天德”

,取代昔年“成武”

旧物。

物换星移间,君臣之礼的恪守、兄弟之情的克制、权力之衡的暗较,皆融在那盏渐凉的雨前茶中,无声却分明,道尽皇权更迭后宗室与帝权的微妙分寸。

宫闱感怀

宫道荒苔蔓古砖,海棠半悴倚颓垣。

御案檀纹遗旧刻,炉烟龙麝替昔欢。

忆昔同游御苑里,拈弓共试羽箭弦。

如今君臣分霄壤,遥隔殿栏意阑珊。

昔年帝座仍留案,此际王袍已黯然。

旧党余波绕耳畔,玄衣影没廊腰寒。

叩但言兄苦辛,垂眸暗察语中艰。

边烽暂息赖良将,宗室新规付毫端。

雨前香茗方斟就,分寸君臣俱寡言。

莫叹物华皆变换,海棠来岁待繁妍。

宫道的青石板缝里,荒草从砖隙中钻出来,风一吹,便蹭得昌顺郡王萧栎的石青色郡王靴底痒。

他身着常服,腰间系素银带,比当年那身明黄成武龙袍素净太多,连步履都比往日沉缓——自萧桓复位,他居外邸三月有余,今日是第一次入宫,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叠好的表文,纸上“探视皇兄”

四字,写得比往日更显拘谨。

引路的内侍走在前方,宫灯的光晕在青石板上投下晃动的影子,掠过墙角斑驳的朱漆、廊柱上褪色的缠枝纹。

萧栎的目光扫过左侧的仪门——那是当年他登基时,百官朝贺的必经之地,如今仪门紧闭,铜环上生了淡绿的铜锈。

他想起成武年间,自己在此接受谢渊呈递的边镇奏疏,那时谢渊鬓角还无白,自己也尚是意气风的帝王,可如今,谢渊成了朝堂柱石,自己却成了需“上表请觐”

的宗室郡王,心头不由得泛起一阵寥落。

行至偏殿外的月台,内侍停下脚步:“郡王,陛下在殿内看边镇奏疏,请您稍候,容奴婢通传。”

萧栎点头,目光落在殿门前的海棠树上——那树是他当年亲手栽种,如今半枯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